产后出血因素探讨与对策

时间:2022-09-17 06:21:30

摘要:目的 探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总结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 783例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并探析防治对策。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94 %(23/783),且全部产妇均经对症治疗后抢救成功;高危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胎次、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分娩方式及妊娠高血压疾病与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关。结论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加强孕期保健、加强宣教工作,重视高危因素的评估及控制,积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这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防治对策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病情严重易引起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或严重感染,是导致产妇死亡重要原因之一[1]。积极的预防、正确的处理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可降低孕产妇死亡。为此,笔者对我院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783例住院分娩产妇,全部产妇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783例产妇的年龄从21~41岁,平均(26.8±3.5)岁;孕周33~42w,平均(40.6±4.7)w。分娩方式:281例剖宫产、502例自然分娩;产妇类型:370例经产妇、413例初产妇。

1.2方法 对全部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就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其中产后出血的诊断参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即产后2h出血量超过400ml或产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2]。出血量的测量采取称重法及容积法进行,阴道分娩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在其臀下放置聚血盆收集阴道出血,2h后应用量杯称取聚血盆内血量;产妇臀下方铺纸垫,事先称取纸垫重量,24h后再次称取,前后相减重量按血液比重1.05换算成毫升数。剖宫产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吸尽羊水弃之,之后应用负压瓶收集血液,术中所用敷料应用称重法测量血量,两者相加为产后2h出血量;患者回病房后在其臀下方铺纸垫,事先称取纸垫重量,24h后再次称取,前后相减重量按血液比重1.05换算成毫升数,术中与术后总和记为产后24h出血量。

1.3统计学处理 详细记录各项所得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采取χ2检验,组间比对采取t检验,以P

2 结果

2.1产后出血情况及结局 收治的783例住院分娩产妇中23例产妇发生了产后出血,发生率2.94%。其中17例产妇出血量在500~1000ml间,占73.91%;5例产妇出血量在1000~2000ml间,占21.74%;1例产妇出血量超过2000ml,占4.35%。20例产后出血发生在分娩后2h内,占86.96%;3例产后出血发生在2~24h内,占13.04%。发生产后出血的23例产妇在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后,均抢救成功,其中19例保守治疗、4例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无子宫切除病例。

2.2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胎次、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分娩方式及妊高症与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关,见表1。

3 讨论

3.1高危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生率逐年递增,本次研究显示,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94%,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相似[3]。对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笔者也进行了如下总结:①宫缩乏力,其是目前临床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的最常见因素,调查显示,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居产后出血总数的首位[4]。产妇精神紧张、焦虑会引起宫缩乏力的发生;多胎、巨大儿等会使子宫纤维过度伸展而发生宫缩乏力;剖宫产会损伤子宫肌纤维从而引起宫缩乏力;②胎盘因素,其主要是因产妇分娩后胎盘部分或全部残留于子宫内,影响子宫收缩,进而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5];③其他,包括软产道的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剖宫产手术,妊娠高血压疾病等。

3.2产后出血的防范对策

3.2.1做好产前宣教工作 宫缩乏力的发生部分是因精神因素导致,因此医务人员应做好产妇的产前宣教工作,消除产妇紧张情绪及心理障碍。此外,部分产妇或家属对胎儿性别较为重视,在分娩后发现胎儿性别与期望不符时,也会出现心情的低落,这就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积极的宣教工作,以缓解产妇对胎儿性别的心理冲突。

3.2.2做好产前检查、加强婚前教育 妊高症的存在会导致产妇全身小动脉痉挛、血液浓缩,易发生组织缺氧、水肿、微血管病变等情况,因此其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较高。临床应做好产妇孕期的定期检查,做好高危筛查,做好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加强婚前教育工作,做好避孕指导工作,以减少人流、引产的次数,从而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此外,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且近年来剖宫产率也在逐年递增,因此,临床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倡自然分娩,这也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3.3产后出血的处理对策 产后出血发生后,首先应积极补充产妇血容量,在抗休克的同时寻找出血原因。对宫缩乏力者可实施子宫按摩、热敷,舌下含化卡孕栓,缩宫素注射等处理,对止血效果不理想者,可行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若上述处理措施均无效,出血量大危及产妇生命时,可在把握好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考虑实施子宫切除治疗。对于软产道损伤的产妇,应迅速的对损伤部位进行缝合。

产后出血多由多因素导致,临床应加强孕期保健、加强宣教工作,重视高危因素的评估及控制,积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黄醒华.防治产后出血仍然是产科的热点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85-87.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5-229.

[3]刘素琼,乔莉,余劲.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09,5(1):34-37.

[4]乐彦.420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118-5119.

[5]Valza-Comez AB,Anaya-Pramdo R,Rincon-Sanchec AR,et al.Adipokine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during pregnancy[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8,80(1):8-15.

上一篇:浅谈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 下一篇:抗霉灵保留灌肠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