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睡眠障碍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17 07:59:30

冠心病患者睡眠障碍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造成冠心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00例冠心病患者用问卷调查和谈话的方法分析其睡眠障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疾病、心理、社会、环境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是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论 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加强社会支持和睡眠教育,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冠心病;睡眠障碍;护理干预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出现的自发和可逆的静息状态,可以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冠心病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睡眠形态紊乱,使病情加重,同时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自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我院共收治了120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对这1200例患者进行睡眠障碍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00例,其中男698例,女502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2.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35例,高血糖110例,高血脂159例。文化程度:大学264例,中专及中学644例,小学123例,文盲69例。

1.2 治疗方法 参考国内的相关文献1,对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分型:①入睡困难,睡眠潜伏期长,入睡时间超过1h;②睡眠不稳,睡眠浅,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强,轻微刺激即可惊醒;③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时间

通过问卷和谈话的调查方式,对患者失眠的原因进行分析:①疾病因素,398例患者由于疾病本身而导致睡眠障碍,夜间频繁发作并伴有心绞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导致患者失眠。②心理因素,有412例患者担心疾病的并发症和预后,害怕在夜间发生意外而出现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睡眠。③社会因素,140例患者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担心给家庭增加负担,或者没有家属的陪伴,害怕成为家庭的累赘,出现睡眠障碍。④环境因素,面对陌生的环境及不能适应病室的床铺、室温、夜间灯光、治疗护理操作的声音等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160例。⑤个人不良习惯,90例患者喜欢睡前喝浓茶、吸烟、看惊悚的电视剧或电影,或者睡前大量饮水导致晚上起夜上厕所次数增多,影响自身的睡眠质量。

1.3 护理方法

1.3.1 加强入院教育 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委婉地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状况;教会患者使用呼叫器;向患者讲解如何使用输氧管道、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及其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早地熟悉环境和适应医院的生活2。

1.3.2 减少疾病带来的不适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评估;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密切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若患者伴左心功能不全,指导患者夜间采取半坐卧位,减少回心血流量,减轻心脏的负荷,防止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若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以防病情加重;如果患者确实需要通过药物来治疗失眠,遵医嘱使用安眠药和镇静剂,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3。

1.3.3 加强心理护理 护士应积极地与患者沟通,认真聆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仔细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4。从精神上安慰和支持病人,向患者介绍患有同样疾病但是已经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积极地配合治疗。教会患者有效调节自我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和劳累。

1.3.4 保持环境舒适 给患者创造安静、整洁、适合休息的环境,保持适当的通风,调整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光线不宜过亮,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给患者选择有弹性、舒适、适合身体曲度的床垫,枕头应软硬适中,保持患者的床单位平整、整洁、干燥,及时为患者更换潮湿、污染的衣服和床单。夜间护士操作时要做到“四轻”,即说话轻、操作轻、走路轻、关门轻。尽量减少夜间对患者的治疗,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外部环境。

1.3.5 加强社会支持 向患者的家属讲解治疗的过程中家属的支持与安慰的重要性,鼓励家属多于患者进行交流,满足患者的爱与归属感。对于家庭困难的患者,护士应避免在患者面前提及钱等敏感字眼,防止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1.3.6 养成良好习惯 协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与患者共同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睡眠日志。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入睡前忌饮大量的水,在入睡前1h排尿。避免在睡前饮咖啡、浓茶等影响睡眠的饮料。睡前忌看易引起情绪激动的惊悚的故事或电影。白天要劳逸结合,做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做操等。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h。

2 结 果

通过对1200例患者进行睡眠障碍分型,分析其失眠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睡眠良好986例,好转仍间歇服用安定153例,无效61例。总有效达94.9%。

3 讨 论

冠心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还让患者产生恐惧、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再加上患者缺乏社会支持及其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通过分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加强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在精神上鼓舞和安慰病人,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秀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62—2163.

[2] 胡松英.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9):72—73.

[3] 谢亮球.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7):7—8.

[4] 孟云,李元秀.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7):82—83.

上一篇:正心降脂片中芦丁薄层鉴别方法的改进 下一篇: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考试模式改革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