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一种必需的成长经历

时间:2022-09-17 07:58:50

体验:一种必需的成长经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学习的权利,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个性发展,让其体验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与心灵对话,点燃自身的情感火花,开拓无限的思想空间,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尊重学生主体,在问题中体验

新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承担的角色和所应发挥的功能作了清晰的界定,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自我发展的朋友、伙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选择学习方式,参与自主探究,发表个人观点的重要权力,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为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和心理需求竭力做好服务工作,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此次教育改革的最大优越之处。教师必须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去体验,因为问题往往能将人的思绪领向无限广阔的空间,这种体验经历是无拘无束的,所收获的也绝不是教师能轻易预料的。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我问学生:老人真的不累吗?为什么说不累?是什么让老人舍不得离开?老人最需要的是怎样的生活?学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些问题很好地扣住了课文的主题,把思考和问答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加深对老人感受和对人生的感悟。

二、发挥语言魅力,在煽情中体验

教学语言是一名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新授前的导语、教学中的过渡语、问答后的评价语,还是遇难时的启迪语、点拨语,调节氛围的幽默语等,这些教学语言都在无形中对我们的课堂,对我们的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自身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发挥好汉语言的独特魅力,利用自己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富有活力的语言引领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教学的境界,进入教材文本之中,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教师巧妙地发挥好自身语言的魅力,有效地进行煽情,能促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例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这是一篇通讯报道,但却赋予了强烈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从“飞向大海”的沉痛到“撒向大海”的崇敬和爱戴再到“与大海同在”的怀念,情感线索是十分鲜明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每一句教学用语,尤其是导语、过渡语等,旨在利用语言煽情实现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创设有效情境,在感受中体验

新课程认为,学生的课堂学习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能够将教材内容和学生所学的知识生动化、鲜活化、具体化,能够注入生活的元素和生命的活力。课堂的有效性,其基本前提是情境的有效性,老师都明白情境创设的重要,都懂得在课堂上积极地创设情境辅助教学,但情境所发挥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学生是否被情境所真正感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碰撞,还是被另外一种不良因素所控制和影响了呢?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性是前提,必须真正将学生的心融入情境中,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我创设了多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插图情境捕捉人物神态和心理,创设想象情境回忆母亲付出的点滴,创设音乐情境升腾起对母亲的感激和敬意,创设活动情境激发起回报母爱的意识和行动等。

四、开展实践活动,在生活中体验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例如,教学《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回忆了作者小学六年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深深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毕业留念大行动”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和对同学的眷恋之情和祝福之意,可以写一封最真实的书信,可以制一张最精彩的卡片,可以绘一幅最难忘的图画,可以拍一张最美丽的照片,可以送一句最真诚的话语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那种情、那份意,为自己的一生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为小学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师生之间离不开“体验”这种必需的经历,教与学的世界也少不了“体验”这座沟通的桥梁,只有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奠基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五甲小学)

上一篇:谈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