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减负与增效

时间:2022-09-17 05:40:31

数学课堂教学的减负与增效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贫富不均”(以分数而论)现象突出,即使得高分的学生也没能得到理想的发展。不少学校存在着教材教不完、学生负担较重的现象,长此以往,挫伤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消减了学生的读书欲望,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由于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中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所占课时多,对学习其他课程影响较大,因此,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关系重大,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我们应做好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

一、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

(一)减法,即数学教学要“瘦身”“减负”。

裴斯泰洛奇曾经说过:“初等教育从它的本质上讲,要求简化它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他一生所有工作的出发点。”“教育教学过程必须从这些简单的因素开始,逐渐转移到复杂的因素,这样的教学就符合心理学原则,简便易行,效果很好。”那么如何减呢?我以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缩短。

即将冗长的教学过程予以合理剪裁,使之变成一条捷径。无论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还是练习过程,都要尽量简化思维过程和操作演练过程。缩短数学过程能够使课时目标相对集中,内容明确单一,方法简易有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要平坡削坝。

即减少原有的坡度,使学生既可攀援,又有一定难度,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爬上去。

3.学会舍弃。

课堂追求简单而有效,就必须考虑“成本”,关注“投入与产出”。课“瘦”不下来,往往是因为教师备课太充分,预设得太完美,不能忍痛割爱,以致成本投入越来越高,结果消耗了大量资源,还侵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课“瘦”下来,就要求教师学会做“减法”,学会取舍,因此教师只有居高临下地抓住课的认知冲突主线,即学什么―怎么学―有何用,才能追求到深刻的简单。

就当前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就是减去课堂上的“非教学现象”,减去那些多余的、无用的空话、大话和套话,还要减去那些重复多次的“正确的废话”,减去那些琐碎、繁杂和无效的“议论纷纷”,减去那些和数学教学无关的冗长的活动过程。如在某些公开课上,教师用五六分钟时间才将探究的内容“千呼万唤始出来”,实在没有必要。“减法”的宗旨,即简化,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形成的过程。

(二)加法,即数学教学要“增强”“增加”。

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减正是为了增,在数学教学中的“减”正是为了提高学生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已形成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那么数学课堂教学还要“增加”些什么?我认为要增加以下几点。

1.增加学生预习情况检测。

许多老师布置学生预习,但如果没有检测,效果甚微。

2.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时间。

在动手实践中,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学会主动去完善、改进、探求和创新。

3.增加学生动手书写的时间。

有许多学生反映,上课一听就懂,作业一做就错。针对这种情况,课上教师要多给学生练笔的时间,做到精讲多练。

4.增加学生自我揣摩和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减负”“增效”是当前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教学主线追求简约明晰。

有人说,好的数学课堂就像演唱一首优美的歌,要唱响主旋律;又犹如开掘一湾清清的泉,要奔向主渠道。其意一方面表达了对数学课堂的诗意追求,另一方面也暗含了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整体的、结构的、层递的、流动的。

就数学课堂的知识教学任务相对而言,并不十分复杂,重要的是要分清“主线”,也就是教学的重点和主干脉络。例如,教师教学“指数函数”时,就应将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作为全课学习的知识主线,将指数函数图像、性质的简单应用作为解题能力主线,将观察、分析、归纳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主线,而将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作为数学思想的主线,始终抓住这一“主线”展开,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可使教学流畅、轻快,效果很好。

“主线”明了,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取舍教学内容、考虑教学进程,有效组织教学时就有了根本出发点和终极指向,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层次就容易清晰起来,起转承接、轻重缓急就能落到实处,课堂教学的动感和韵律也就能自然显现出来。

(二)教学素材追求精选妙用。

要让课“瘦”下来,教师还要经济用材。首先,选材要“少而精”。“少”不是单纯地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选择“核心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精简浓缩。当然,所选题材还是要有典型性和扩张力,能以一当十,题材的包装也要适可而止,切不可喧宾夺主。其次,用材要“单而丰”,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以此引导学生体会素材的内在联系,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每一个教材在课堂上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最后,组材要“整而优”,切忌随意组拼、杂乱无序,力求将材料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教学简洁明快,整体感强。经济用材,不仅可以去除臃肿,走向凝练,去除繁琐,走向精干,而且可以给师生对话和动态生成留出更多的时间。

(三)教学调控追求恰当有效。

高效的数学课堂,必然对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控制能力提出高要求,而再完美的教学预案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调适、智慧的引领,没有学生的充分参与和自主建构,课堂实施也只会变得一盘散沙,不可能实现有效地教学。

教师的教学调控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精确把握,教学内容一定要有主有次,有取有舍,教师适时点拨提示,要用力得当,恰到好处;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语言之外无教学”;最后,教学方法应力求“活”,教学时要灵活应变、深入浅出。

(四)教学目的追求凸显到位。

教师的教需要智慧地教,需要删繁就简、去粗取精;课堂教学要善于做“减法”,“减法”不是简单、草率、机械地割舍,而是科学、艺术地进行整合、提炼,合理地除去那些多余的环节、无效的程序、负效的形式,勇敢地把那些“华丽的装扮”和“无意义的问题”赶出课堂。如,当我们在讲解概念、公式、定理时,能否让学生亲身经历其来龙去脉,并启发学生去领悟其有什么用,哪里最有用?在讲数据、公式、定理、概念的记忆时,怎样记才能记得又快又牢固?在讲例题、习题时,应讲清怎样解才是最简,其解法又是怎样想到的?

总之,数学课堂要想真正做到“减负”与“增效”,是数学教学之路上并不容易的发展过程。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成长的不只是学生、教师,还有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20.7.

[2]夏玉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大要领[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0.5.

[3]郑英.让课堂教学回归简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 下一篇:恰当运用数学软件,改进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