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作业评价探究

时间:2022-06-26 04:26:32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作业评价探究

摘 要: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作业评价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缺乏多元化。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评价的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本文作者就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进行了探究,通过几个结合,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 评价目标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数学课程评价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对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量化评价能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和表面化,却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质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范式,能更逼真地反映教育现象。质性评价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而是把它统整于自身,实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有机结合。

1.等级+评语。

传统的等级制评价模式只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评价,简单地打“√”、“×”,然后评上一个等级,虽然可以对学生的解答过程和结果正误作出判断,但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能反映出来。“等级+评语”的评价模式,在重视智力因素开发的同时还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给学生记“√”或“×”的同时辅以评语,不仅可以起到点评学生作业的作用,而且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指点学生努力的方向等,使学生真正“活”起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作业中的评语,要能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还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要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等级+符号。

在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批改时,教师还可以采用“等级+符号”的作业评价模式,这将有利于对学生的作业情况作出更加全面、真实的评价。具体做法如下。

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仍用“量化”的评价方法。如正确率在90%以上得优秀,75%以上得良好,60%以上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采用“质化”的评价方法,根据学生在习题解答过程中反映出的思维能力、学习过程,在“等级”的右上角,用“”、“”来反映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表示的意义是:思维有新意,但没有完全做对;或表示方法是正确的,但不简便。“”表示的意义是:思维方法独特、有创意。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也采用“质化”的评价方法,在“等级”的右上角用“+”、“-”来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优劣。“+”表示作业格式符合要求,或书写认真,页面整洁;“-”表示作业格式不符合要求,或书写不认真;没有符号表示作业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或书写一般。

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在质化的批改符号和评语的指向下,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完善自我。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会显得更为积极主动,数学学习的整体水平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二、书面评价与交流评价相结合

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是直观、便捷的书面评价,或打上等级,或写上评语、符号,然而这种评价往往是单向性的,我们无法获得学生对所得评价的真实想法,并且有时可能被学生作业的表面现象所蒙蔽,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这将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在书面评价的基础上,应辅以交流式评价,这是一种更为灵活的评价方式。我们通过提出一系列排序适当的问题,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深入地了解到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同时还能立即纠正学生的概念或有缺陷的推理,把评价和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我们在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中还应采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以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首先,我们应要求学生在每次作业完成后作一个简单的自我评价,主要对作业的难度、做作业时的心态作一个评估。为了使评价更加直观和简洁,我们可采用符号评价形式。如作业难度分为四个等次,分别是:表示较容易,一切顺利;表示难易适中,基本没问题;表示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困难;难度很大,需要帮助。我们在批改作业时,根据学生的的多少,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为了掌握学生做作业时的心态,我们还可引入表情符号,表示心情舒畅,表示心情一般,表示很焦虑、苦恼。教师根据各种符号的多少,能够基本知道学生的心理感受,如果符号较多,就有必要分析一下原因,是作业量太大,还是作业难度太高,或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存在缺陷。

其次,我们应结合“等级+符号”的评价方式,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对每周的作业情况进行统计,并填写统计表(统计出各种等级和符号获得的数量),每月汇总一次。学生根据汇总情况,对一个月来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写出个人反思。教师根据汇总情况和学生的反思,或给予肯定,或给予鼓励,或给予指导……这样一来,便于学生的自我反省。

总之,对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结论,也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作业,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各种评价相结合,能使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形成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使评价成为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育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

[2]董奇译.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第四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上海教育科研.2003增刊.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体校学生英语成绩 下一篇:浅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