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时间:2022-09-17 02:39:04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高职教育中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文章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44―0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经济产业结构也在发生重大的变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结构与就业供需关系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由三个层次的能力组成,分别是岗位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其中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需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具有可迁移性,是伴随劳动者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最早由德国提出,并注重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加以培养。目前,德国的职业教育正由企业主导的技能培训模式向素质培训模式转变,其素质培训的主要能力由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组成。在英国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中则将职业核心能力划分成:数字、信息 技术、现代语言、问题解决、交流与人际关系几种。美国职业教育推行的是MES模块,该理论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个人品质(诚实、交际、自我管理)、基本技能(读、说、听、写、算)与思考技能(想象、推理、解决问题、创新)。

在我国,将职业核心能力定义为由八个能力模块所组成。即: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包括方法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在当今的人才市场,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了用人单位考核应聘者的关键点。由此可见,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认为高职教育最重要的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具体体现在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主要是开设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相关课程,如现代礼仪、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还有就是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举办各种知识竞赛与技能竞赛、专家讲座以及开设各类选修课程。这些措施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他们希望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很少会有高职学生有目的、有规划地去训练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这也就造成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普遍比本科学生差的局面。

正是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强,因此,虽然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同,就业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总的来说,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这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就业率、改善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 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某种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目前,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都非常注重对岗位特定能力与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描述,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放在能力培养的最后,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常都不会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最后导致学生职业能力的欠缺。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显得尤为必要。另外,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要有明确的能力目标要求,而不是笼统地描述为“具有良好的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与人交流的能力”,例如与人合作的能力目标要求就可分解为协商合作、互相配合、调整合作方式等多个模块,并明确各模块能力点的具体要求,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真正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构建全过程融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由于职业核心能力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完成任务过程中应用某些技术的执行能力。因此,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行为能力的训练与养成。严格来说,任何课程的开设都能有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但构建一个全过程融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显然更有助于全方位地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这种课程体系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立体的,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设置专门的训练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强化, 例如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强化信息处理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强化与人交流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例如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为主导,就有助于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三个层次是将课堂教学以外的第二课堂作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各类社团活动、讲座、公益活动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3.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每一名教师应成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引导者与执行者,作为引导者,教师的师风师德、个人素养与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造成极大的影响;作为执行者,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明确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并掌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与途径。当我们的教师都能用非凡的个人魅力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并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到每一个教学设计中,那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将变成易事。

4. 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以职业化的标准来设计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普适性。在教学中积极开发来自生产现场的教学项目,在教学方法上推行项目教学的五步教学法,即目标(Object)、任务(Task)、准备(Prepare)、行动(Action)、评估(Evaluate)。在实施过程中,可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再将典型生产项目任务交给每个小组,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进行学习,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强调项目任务要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地进行团队合作、自主学习、搜集和应用信息并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方案时也应从解决问题的成效、自主学习的效果、团队合作的情况等多方面给予评价, 并着重提出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不足,以期在后续的项目中逐步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都有极大的效果。

5. 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在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新型合作教育模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行学生第一、三、五学期在校学习;第二、四、六学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模式。在这种集中学习、集中实习的工学交替模式中,由于学生是长时间在企业中工作与生活,他们会逐渐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融合到企业中去,会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而勤奋的工作态度,会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团队意识,会学习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 会感受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会掌握岗位的操作技能,这种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

6.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体系

由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融合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建立评价体系时不应只以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体系更注重的是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与提高,通过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以突出评价的科学性与发展性。

7. 构建更多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平台

除了要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地融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课后也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利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平台。这类平台主要包括: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创业活动与各类竞赛等。这些平台通常既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也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高职教育中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是学生获得个人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为学生构建一个培养全面发展的平台,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才能真正具备全面的能力与素质,才能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01).

[2]原宪瑞.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15).

[3]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

[4]刘朝晖.新职业主义下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0(08).

[5]陶洪.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9(10).

上一篇:试论人的现代化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下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