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流程与就业创新

时间:2022-09-16 11:37:15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流程与就业创新

【摘 要】学生工作历来是各个学校的重点工作。本文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新形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如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就业工作创新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高职教育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需求,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前提下,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教育要求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我们当代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培养技能和技术方面高素质的人才,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方面加强引导教育,还要更多的强调职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在多年的思想教育实施过程中,以学院的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方针为依据,根据学生工作实际,更新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观念,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在爱国主义教育、爱党教育、集体教育中设置了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德育目标。

1.主题系列活动:

学生党支部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方针,有针对性的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尤其重视在爱国、爱党、法制等方面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只有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才会从自身向周围、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1)爱国主义教育(植树节、"烈士"陵园扫墓、养老院义务劳动、"铭记历史-辛亥革命"纪念);(2)爱党、法制教育(参观监狱及支部生活会、法制教育、安全教育);(3)集体教育(各类主题班会及主题活动)。

2."一训三风"教育:

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管理方面,严格要求,并制定自己独特的一套系统的工作链条,主要以佩戴校徽及团徽的检查制度、仪容仪表检查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考风考纪制度等等为主,主题班会、主题教育为辅,"学风、班风、校风、考风"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得到我院任课教师和合办校老师的高度认可。

(1)军训工作。

(2)班风、学风、校风教育(学院历史、校园常规、礼貌礼节、考风考纪等方面)。

二、分析工作岗位需求,确定学生培养目标

"有为,有为",设定就业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有目的的开展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高职的毕业生,应该到岗就业后马上能符合岗位技术的要求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又要到与法相关的单位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适应岗位、技术变化的能力,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笨鸟先飞,开展多年级社会实践、职业指导、证书进课堂等系列活动,是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之一,让社会和用人单位检验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认知自己的专业。

1.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在每年的寒暑假,在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各个年级的学生赴各类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每个年级实习内容不同,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工作能力要求也不相同,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这一时间段里,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去认识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学生们熟悉了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在返回学校学习相关课程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将课本知识和技能操作相结合,使教学更贴近岗位实际。

2.职业指导系列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职业观,在思想上进入职业角色,从而做出正确的职业行为。

积极开展低年级专业教育系列讲座、中年级职业指导系列讲座、高年级就业政策法规及技巧技能训练系列讲座等,并针对选择创业的学生,校区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指导与帮助;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知道如何运用知识。

3."三结合"系列教育:学生党支部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作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基础性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接受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接受的知识和技能越多,越能够灵活地适应新的职业岗位需要。

三、结合社会需要,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培养新思路

这是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从职业生活的角度认识和对待社会、政治、经济及个体行为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从思想上进入职业角色,旨在培养教育学生爱岗敬业、发挥专长、开拓进取、巩固技能,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鼓励学生大胆进入新的行业,积极创业。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活,让学生从心理上既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又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着力培养学生具备适应职业、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所认同的综合能力。

四、就业工作创新的具体做法

1.顶岗实习系列活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让学生尽早介入社会,了解社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需求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为以后的就业积累社会经验。

2.岗前职业培训系列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开设就业及创业政策、法规和技巧的系列讲座;专业技能的集中培训等。

3.升学系列教育。

4.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系列教育:就业系列主题大赛(研讨会、演讲比赛、技能大赛、辩论赛);职业指导系列讲座;围绕"职业道德素养"这一主题,开展班团会活动。

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员,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加强理论研究,拓展工作思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政治合格、品德高尚、专业过硬、素质优良、遵纪守法、意志坚强、全面发展、奋发向上的21世纪的合格大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期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