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时间:2022-09-16 09:07:18

产业集群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从国际范围来看,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工业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与城市个性及形象相联系。产业集群增强了城市化的经济基础,有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

一、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

“集群”源于生态学,原意是指以“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栖所中的不同族群,把它应用到产业系统中,即指在一个集群中的不同企业组织因“共生”关系而聚集。产业集群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和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这种产业发展的形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在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全国乃至全球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比如,浙江产业集群以传统产业为主,包括领带、袜子、鞋、帽、羊毛衫、打火机、五金制品等。据统计,截至 1999年,浙江已经形成产值超过亿元的产业集群300多个。在浙江省,产业集群叫做“块状经济”,浙江 52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0亿双;嵊州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 5亿条;绍兴的一个新建织布厂,年产量上亿米布。浙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托这一增长模式,全省的GDP、人均 GDP都从1978年的全国第12位,上升到1999年的第4位。在珠江三角洲,彩电、计算机等产品的产量也占全国的较大份额,例如,深圳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集中了330家,产值1,57343亿元,产值在各大中城市中名列首位。目前全国最大的四家彩电企业的生产基地,最大的几家计算机企业的生产基地都设在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适应市场经济最有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和提高地区竞争力的源泉。

2.在产业集聚区内,生产环节分布在不同的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从而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比如,彩电、复印机的生产,几个主机厂(总装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有若干家。这样,一个零部件厂可以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容易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说,有多个供货商可以选择,通过供货商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在1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部件,将近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是产业集聚区最重要的优势,其生产和交易的成本大大降低。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说,在于规模经济和

外部经济效应。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在产业集群过程中,促进企业在地理上集中的动力是行业规模扩大给单个企业带来的好处,即企业外部经济效应,具体表现在:在产业集群区,企业容易获得各种技能的劳动力和原材料、 中间产品等;产业集群提高了生产地点的知名度也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能受益。产业集群也有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利用。比如,一家企业采用了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他企业易于就近模仿。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就地流动也比较方便。并且,当一个地方形成某种产业集聚后,政府部门也积累了许多管理相关产业的专业知识。另外,产业集群区企业之间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各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着花色、品种、外观等方面的差别,不能进行完全替代,因此,生产差别产品的企业的聚集可以扩大产品差异化的程度,增强满足不同消费者偏好的能力,从而引致大规模的需求聚集,这样,产业集群使每个企业都能获得行业产品多样化带来的外部范围经济。产业集群有利于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因为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使相应的服务业和配套设施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必然产生“地理锁定”, 因为只有当企业位于产业集群区内时才能够享受到功能齐全的配套服务,包括交通运输业、技术服务业、专业销售公司、展览业、信息咨询业等。这些配套服务业形成了完善的专业服务市场,促进了产业集群。同时,不同产业间配套生产,即一个产业为另一个产业提供配件、辅助材料或包装等,使配套产业之间具有同向促进作用。在产业集群地区,产业细分和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并由此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

二、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1.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0提供的资料,产业集群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业的有效需求和供给),促进新企业的衍生,降低产业的进入壁垒,构建有竞争力的价值链环节,保证产业的持续创新,克服产业衰退,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通过两个方面提高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一是整个集群专注于一个产业,有利于把这个产业做出品牌,达到较高的质量和较低的价格;二是集群内企业间出于分工协作的需要而对生产链进行细分。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效率。在由不同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中,市场交易关系取代了内部管理关系,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因而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是在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而非其他关系进行广泛的分工协作,从而使交易成本最小化。而且,集群内的交易比大公司内部的垂直融合更有效率。

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互动还有利于创新,因为在产业群中,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易于被接受,这就为创新营造出适宜的外部环境,并降低创新的成本。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正相关,因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处于劣势。而大量事实证明,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其规模小,而是因为他们孤立和分散所致。中小企业通过空间集群,可以获得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技术创新的好处。因为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以及各种方式的交流、沟通和接触,都有利于新思想的形成、新技术的使用和传播。因此, 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网络,产生了一种内生创新力。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在一个地区集聚,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例如,美国的硅谷和1 28公路的电子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西密歇根的办公家具业群;德国的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业群、纽伦堡的制笔业群。在我国珠江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比如,建陶产业主要集聚在佛山市,IT产业主要集中在东莞市、家电产业主要集中在顺德市等。实践证明,集群发展是提升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世界竞争力理论大师、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通过对十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群形态出现的产业上。成功的产业集群区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形成稳固的竞争优势。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从国家层级上揭示了由产业竞争力决定的国家竞争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关键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竞争与战略。这四个要素互动构成了钻石架构,影响企业在某个地理环境下能否获得持续创新、不断发展的能力。在基础科技迅速扩散、交通和传播成本降低的情况下,单单;降生产活动迁移到廉价地区已经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方式就是创新。波特指出,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政府应起的作用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协助产业在某个地区发展集群,并刺激集群升级。

2.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化进程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在:通过产业集群形成地方产业分工,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创造更好的内生增长机制,打造区位品牌、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基于本地资源基础、走区域特色发展道路,形成生产和工发的基础结构,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比如,我国产业集群比较显著的几个代表性城市,其竞争力在全国排名都较靠前,下表是浙江省和珠江三角洲的几个城市1999年的情况。并且,1999年以来,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较高,因而其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城市竞争力的提高过程也是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城市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必将带动城市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经济增长必然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因此,从总体上来看,产业集群是我国目前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3.产业集群对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结构的影响

从城市化的区域结构来看,产业集群改变了产业在不同地区转移的规律,因而对区域间城市化进程会产业影响。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产业在地区之间的转移存在“梯度转移”规律,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工、纺织等产业随着经济发展会逐步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过去主要是区位(交通便利)优势和政策(改革开放从此开始)优势,这些优势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弱或丧失。而如今,产业集聚使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天优势”――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而产业配套条件正是如今的投资者选择投资地点时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中西部地区的相对优势是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在我国劳动力市场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东南沿海地区同样可以分享到中西部地区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产业集群条件形成后,中西部地区要获得这些条件难度就大大增加。在低劳动成本与产业配套条件的组合中,中西部地区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能等待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而应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

本文作者:苏雪串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责任编辑:姚开建

上一篇:合理构造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下一篇: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最新发展及国内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