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出海”

时间:2022-09-15 07:29:45

银行“出海”

随着中国实体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金融企业的海外征程也已开启。中国金融业该如何国际化?如何为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提供更好的条件?2011年12月10日,由沃特(中国)财务集团主办的“2011沃特金融峰会”上这次对话,或许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

本次对话的特约主持人为《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孙铭,参与对话的嘉宾包括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邱运平。

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孙铭:中国市场的潜力是全世界公认的。一些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不断地增值,而本土金融机构又有逆差保护,利润非常丰厚。我想请教各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金融机构为什么要国际化?

利明献:通常国际化的路径是这样:企业走在前面,假如是制造业或者消费品行业的话,必须先在国内发展起来,看到国外的机会,再走出去。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来,过去6年中国产业在国内资产成长率是75%,国际资产成长率大概15%左右。从服务客户的角度讲,这给了本土金融机构一个非常强的动力,金融企业要跟上去。但在这6年里,金融业成长却非常缓慢。我相信这个差距会缩小,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现在,欧美货币贬值到一定程度,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大好时机。

关于国际化的途径,一是在国外有行;二是设分行、办事处;三是参股、控股、并购。其实,在国外上市或者发债,也是一种国际化。

李仁杰: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是必然趋势。我们认为,从现阶段来讲,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主要应是经营理念的转变,而不是简单的金融区域利润来源的国际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观念、战略、人才准备、管理流程、企业制度、组织架构等各方面都要做到国际化。同时,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短期内对于我们利润的贡献并不大,所以中国的银行一定要做好准备,在这方面下大决心、做大投入。

邱运平:是不是要在海外设置机构,牵涉各家机构选择的定位。如果是在中国金融业里占主导地位的机构,可能不可避免地要在海外拓展实体,因为我们的客户在走向国际,这个趋势不可阻挡。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很多金融机构的业务表现跟中国整体经济的相关度几乎是100%。经济好的时候,这显然不是问题,但经济不好的时候,业务表现也会受到100%的影响。从风险分散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在合适的情况下做一些投资,或者发展业务,平衡在不同经济周期的业务表现。当然,这个思路本身不是没有风险,正如李行长所说,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国际化经营不仅会分散风险,也可能招来一些风险。

战略决定具体路径

孙铭:所以,现在不是要不要国际化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国际化的问题。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在哪里?我们的策略应该是怎样的?

利明献:中国的金融业要走出去,一定要和总体战略思想一致。我相信最后中国金融业走出去会是少数几家银行,现在看到有海外机构的主要是五大行,加上极少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将来股份制商业银行会增加多少,我个人持比较保守的态度。

对中国的金融企业来讲,国际化有两种情况:一是帮助跨国企业走进来,二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两者都要看银行战略。20世纪60年代美元在欧洲兴起,是因为那时候美国本土利率有管制,所以美元流出境外;到70〜80年代,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扩张,美国银行就跟着跨国企业在海外扩张。花旗银行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国际化的一个银行,因为这符合它的定位和战略,目前花旗银行非美国本土的收入已经占到50%。

日本金融业的国际化则是以产业经济为主导。日元升值之后,很短的时间里快速发放了很多信贷资产。在它们的国际化过程中,经营大部分还是用日本本土的管理人才,而不是真正培养当地国际性的人才。我们可以看到,相较于美国的银行,最后日本银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发展不是太顺利。

李仁杰: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去考虑:首先,应该从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人才建设这方面做到国际化;第二,我很同意刚才利行长的看法,最终可能只是少部分的银行走出国门,要不要走出国门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客户的需求、发展的战略,多方面相结合,切忌一哄而上,图一时痛快;第三,如果要走出国门,一定要考虑到哪一个地方发展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从我们兴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可能我们首先考虑的区域是香港、台湾、东南亚,这些区域无论是从华人的文化、企业的关联度以及银行内部的管理架构,我们觉得更适合。

邱运平:目标模式非常重要。以银行为例,我们可以分成几个大类:一类叫真正的全球银行,这类银行不多,比如花旗和汇丰;第二类叫国际性银行,不是一个全球银行,它有主要的市场,为了服务它的客户,整体的战略上有比较显著的全球性布局;第三类叫地区性或者区域性银行,比如说有的银行局限在亚太区或者北美区。各地银行实际上在金融生态里也有不同的层次,有全国性的银行、地区性的银行、社区性的银行。银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目标模式即你想做到什么程度,事实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选择这个目标模式,有它所对应的美好前景,但是也有它对应的风险。

另外,国际化时“去哪里”也是很重要,我认为对中资机构来说,去香港是不错的选择。香港各种资源比较集中,在香港建立一定的实体,可以锻炼人才,也可以接触非常好的专业资源。

内外环境均需考虑

孙铭: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其实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就金融机构而言,我们具备了人民币国际化这个外部条件,还能怎样为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提供更好的条件?

利明献:前面提过驱动国际化的内部条件和外在条件,纯粹从内部条件来讲可能还不够成熟,中国需要发展的地方还很多,中国需要服务的客户还很多,中国的市场份额也正在扩大当中,本国的银行在本地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所以从利润以及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讲,国际化的诱因其实是非常少的。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加快也符合外部因素驱动。作为一个想国际化的银行,抓这个机会的时候首先要自我检视一下: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大部分的银行现在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国内很多银行在过去6年累积很多的利润,这个利润是继续投资在国内服务于中小企业,还是到国外其他机构没有设立的地区看看,培养自己的国际化能力,要看自己的战略。

李仁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这三者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也应该伴随着企业的国际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很曲折,甚至很艰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作为中国的金融企业,应该内外兼修:从内部来讲应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来适应国际化的过程;从外部来讲我们要呼吁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秩序、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为中国金融企业的国际化创造比较好的外部环境。

邱运平:在中国做银行业务,利率是管制的,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有很大的逆差,银行操心的事情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就是说你要管好风险,选对客户,找到存款把钱放出去,在今天来讲,这仍然是很好的业务,看起来好像傻瓜相机一样,操作比较简单。当然,把服务做简单了,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也制约了很多金融机构做一些创新,没有压力去改进服务、完善系统。如果我们的团队在国际化环境下摸爬滚打一段时间,会学到一些不错的本事。

差异经营把握未来

孙铭:最后,我们想请三位嘉宾预测未来10年金融业的格局,包括全球格局和中国格局。比如说中国会不会出现最大、最强、最国际化的银行?

利明献:我预测中国的金融业就像中国的经济一样,先要度过两年软着陆时期。我相信中国的经济是软着陆,银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利润,基本上会和中国的经济一样是软着陆的状态。未来10年内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会比较明显,或者说国际性以及全球性、区域性的银行形成不同的集团,差异化的经营形态会出现,甚至不排除有银行之间整合的情况,政策方面会越来越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有所发展,市场的份额应该也会逐步增加。

李仁杰:刚才我们讲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中国金融业中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会调整,今后间接融资的比例会下降。此外,我认为中国金融业经营的综合化也是必然的趋势,随着国际化,我相信中国的金融业也将循序渐进地综合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银行业要做好几个准备:客户的结构要调整,过去依靠大企业、大客户,今后我们要以零售客户、中小客户为核心客户;服务的手段更多,要利用一些科技手段赋予传统服务新的内容;再一个就是业务的范围领域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业务以外,资产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可能都是未来发展的新兴业务。

邱运平:10年以后,人民币一定会变成最重要的国际货币,起码是最重要的之一,这个我是非常确定的。此外,外资银行在国内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始投资阶段,中国市场机会非常大,但是最终哪个机构能够抓住机会,并且在中国获得巨大的成功,我觉得现在去判断还为时过早,可能10年以后大体就能够看得到了,那时候起码从各方面来讲都可以看到端倪。

上一篇:看住公共资产 下一篇:“钱途”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