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时间:2022-09-15 03:52:41

对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完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倡导师生间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和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重视民主气氛的营造,建立一个新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的主体是归宿,是核心”的观念。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为学生服务,并在围绕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灵感,发现、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 体育课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不会在体育课上主动去学、去练,更不用说课外训练。因为体育课既不会对学生的高考升学产生直接影响,也不会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他们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安排一些既生动又惊险刺激同时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游戏。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喜欢在教学中穿插游戏的占89.3%。故教师在教学中穿插、安排适当的体育游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各种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始终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首位,时刻记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现有的能力水平,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由过去的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自悟道理;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重视在传递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启发、点拨思维的要领;由教师居高临下的权威性讲解转变为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互动交流;由师生之间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交流转变为多向信息交流。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正是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激励、组织、点拨、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学会学习。新课程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精讲精练,从学生实际出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五、教学方法现代化

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呆板、单一的教学方法必将被灵活、实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所取代。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运用,使教学方法趋向现代化,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方便。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便于学生观摩学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寓教于乐,对于丰富和发展现代化体育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六、注重自我评价

传统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以评价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为主(占总分70%),辅以20%的体育理论和10%的平时表现。所评定出来的成绩主要反映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和部分身体素质,而不能有效反映出学生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这与当今学校体育的培养方向不符,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建立诸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如:用1-2分钟的时间来评价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总之,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场革新,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框架结构,将更有利于实现体育的社会功能,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师生的情感体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让教学“生动起来”,让教学走入学生的心坎,从而体现体育育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平清 谢艳《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6。

2、莫名《在实践中理解体育课程标准》.中学体育网,2004、3。

上一篇: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的再思考 下一篇:小班化“分层教学”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