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院学生双重人格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09 07:33:48

职业学院学生双重人格问题研究

摘要:由于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以及职业学院处于普通本科高校与中技学校之间,职业学院中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双重人格现象。双重人格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管理,因此必须从思想上、管理上、具体措施等多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职业学院 学生 双重性格 素质

双重人格,是个体在社会环境、文化传承、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及自我修养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的内在人格与其外部言行相背离的特性,是本质性人格的分裂和异化,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和脆弱。双重人格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它根植于人与自然、社会,个体与集体、与他人的矛盾冲突。人格的发展定向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环境所给定的社会需要、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等等,而社会环境的变异和矛盾又往往促成人格的变异和矛盾。

一、双重人格的影响

1、对个人人格形成的影响

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较固定模式的重要时期,因身心尚未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遇事易产生自卑、偏激的心理,造成其世界观、认识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甚至严重偏离正确的轨道,个别学生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仇视社会等心态。双重人格一旦形成,将影响人的一生。

2、彼此渲染影响其他同学

双重人格,致使其内心产生强烈的自卑和偏激心理,对外界事物潜在着极高的敏感度,缺乏自信心,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稍有外界的评价和刺激就产生自卑、多疑等。有时同学或者教师一句无心的话语,便可产生旁敲侧击、全盘否定之疑虑,甚至怀疑有人“打小报告”从而导致同学关系破裂。在“近墨者黑”的彼此渲染下,双重人格现象严重的同学往往容易抱团,彼此进一步地影响和促成双重人格的恶化。

3、学校管理秩序难以维护

(1)缺乏自律。经历了高考的残酷抉择,致使学生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和偏激心理,对职业学院缺乏认同感,质疑文凭效力、师资及知识。高考的“失败”,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消极情绪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对学习缺乏兴趣,消极对待学习,旷课成为了常态,抵触引导,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

(2)脱离集体。双重人格的学生排他性较强,与宿舍同学的关系紧张而出现多次换宿舍,甚至退宿在外租房过起了“自我”的生活,对集体活动根本没有兴趣。由于置身于集体之外,对于集体荣誉或者他人的成绩不屑一顾,对自己的不利总归结于自己臆想的所谓“打击报复”,进而加剧了对集体的排斥。

(3)流氓习气。双重性格学生经常以极度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本事”,当这种行为超越了正常的社会伦理标准和不符合大专生身份时,容易被外人看成是“流氓习气”之表现。不屑一顾、自以为是、诸多猜疑、不守纪律、极端表现等等,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对外形象,也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单位失去了本应有的发展机会。

二、解决双重人格现象的对策

1、正确认识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而该位置是与自身的人格、努力(能力)及所遇到的机遇有必然关联,更与自己的思想认识以及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没有达到预期而来到了职业学院,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作为教育者应当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相互的信任感,并教育学生用平静、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一个人生转折点的错失并不意味着今后所有的转折点机会的丧失,三年后的另一个人生重大转折点仍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关键在于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良好心态和努力。学生要正确认识、客观评估自我,要有合理的定位及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再分阶段逐步实施。正确认识自我、找准位置、发挥优势,通过努力拼搏,才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

2、施予人文关怀

由于我国目前职业学院的发展水平和社会观念等多种因素,职业学院的学生往往对学院缺乏认同感和归宿感,在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倾向。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各项活动和各项制度的制定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施与学生人文关怀,并针对学生的特点,从激励和引导的角度规范学生行为。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校、班级的认同感、归宿感,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注重学校文化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和宽松积极的心理环境。

3、适当挫折教育

挫折遭遇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专业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正视、应对和预防挫折,从而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并将挫折转化为今后的动力。将挫折教育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范畴,使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以及人格,至关重要。

首先,培养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任何成功都需要努力来换取,但仅有努力是不够的,成功还需要相关的诸多方面条件的配合。挫折证明了“这是错误的”,只有以积极上进的心态对待挫折并找出失败的原因,才能使之传化成今后成功的因素。

其次,以感恩的心态面对挫折。挫折的经历是金钱所不能购买得到的,它能使我们避免今后可能重蹈覆辙。因此,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正确对待挫折可将挫折变成一件好事。只有在经历了挫折之后才能成长,这是任何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人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最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职业学院应当建立起思想教育的有效机制,通过上下比较、心理辅导、组织学生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困苦、学习先进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发展规律、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引导其健康成长。职业学院的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开展“协同治理”。

4、改善学院的软、硬环境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要结合职业院学生的特点,在软、硬环境的建设上,使教育、管理更人文化,努力实现教育与管理的密切结合。对于其他全日制大学来讲,学校的管理更加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而对于职业学院而言,首先要在稳定学生思想和情绪方面下功夫,开展多种课堂外的文化活动,突出励志和集体主义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危机心理干预、强化制度支撑、个性化教育和良好环境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

双重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而改变这种双重人格也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我们正视这样的现实并采取得力的措施,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实现以人为本,职业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将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①邓云晓 陆志荣 信任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41。

②刘焕永 夏玲玲 实施耐挫折教育,提高职校生心理承受能力[J].教育探索,2000(6):39。

③楼锡锦 胡建兵 独立学院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特点分析――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6(3):57。

④陶 思想政治教育中“协同治理”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43。

⑤陈伟 人文关怀的内涵与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7。

上一篇:新课改下高中体育课培养学生什么 下一篇:如何做好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