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旅游精品

时间:2022-09-15 03:19:27

建设世界旅游精品

2009年8月2日,投资1.2亿的张家界天门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再次进行节目联排。以高山奇峰为背景,以山涧峡谷为舞台,有着530多人庞大演出阵容,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计划在8月底进行首演,将给中外游人带来一场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

在这台实景演出推出之际,张家界市委书记胡伯俊就用文化拓展旅游内涵,增强旅游发展后劲,提升张家界的竞争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传统文化是基础

自1988年建市以来,张家界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现在每年旅游的接待人数达到了1800万人次,是建市初的30多倍。旅游收入占到了全市生产总值的60%,张家界也实现了由湘西北边远小镇向世界较知名旅游城市的跨越。

胡伯俊说,张家界的发展不能停滞不前,需要着眼国际,实现新的跨越。如果说建市20年成就了张家界以自然风光观光旅游的辉煌,那么增强旅游发展后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打好文化牌。旅游是形和体,文化则是根和魂,以文化提升旅游,打好一套由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现代和谐文化的“组合拳”,实现旅游由单纯的观光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的转型已经成为张家界的共识。

胡伯俊非常喜爱张家界的桑植民歌,被称作“民歌书记”。他和市长一起,倡导张家界的每个公务员要会唱三首以上的桑植民歌。张家界有土家族、白族、苗族等33个少数民族,占了总人口的77.7%,这里的民族文化丰富独特。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被宋祖英唱到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还多次到世界各国交流。桑植民歌、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土家织锦技艺入选了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鬼谷硬气功、白族仗鼓舞、梯玛神歌和有“地方民族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戏等,都具有古老、传奇色彩。

在谈到怎样用传统文化提升旅游这一话题时,胡伯俊说,张家界的传统文化主要由民族民间文化和红色文化组成,传承久远,博大精深。当地的民族文化对国内外游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同时张家界还是红二方面军诞生成长的地方,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色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传统文化都是我们提升旅游的基础。

近年来,张家界结合传统节日和旅游市场,打造了市城区春节群众民族文化活动周和元宵灯节活动,举办了“中国山歌节”。傩戏、打镏子、茅古斯舞、泼水龙灯、板板龙灯等几十种最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艺,数万群众和游人参与的元宵狂欢,成为吸引游客的民族文化大餐。张家界还大力支持外资、民营资本、文艺院团进入文化演艺市场,推出了面向游客的民族民俗文艺节目《土风苗韵》、《魅力张家界》、《梯玛神歌》等。目前这些民族特色的演艺产品,正逐渐形成品牌,文化产品增加值占GDP的4%,达到了6亿多元,张家界也由此成为全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

生态文化是底线

张家界最大的特点是自然生态,同时,这里又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和保护”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难题。胡伯俊介绍说,建市初期,游客从城区到景区要3个多小时,从景区山底到山上要4个小时。游客陷入了“进得去,出不来;上得去,下不来”的困境中。游客越来越多,于是景区里出现了招待所,农民也搞了家庭旅馆。一时间,在核心景区里,宾馆、饭店和大小不一的棚点相继出现在绿水青山之间,有人比喻这是“人造的天上街市”。90年代末,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那些景区内的接待设施,成为了张家界发展的障碍,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方针,着手进行景区建筑设施和居民的拆迁。1999年到2002年,投资2亿多人民币,搬迁常住居民1791人,拆迁景区建筑20万平方米,媒体当时号称为“世纪大拆迁”。另外,张家界市还投资2亿元在国内率先实现景区内环保旅游车辆专营,成立景区快餐公司,减少景区污染。

当谈到张家界在生态文化方面所做的工作时,胡伯俊说,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保持青山绿水,保护世界遗产,我们更注重基础工作。首先是制定法规。2001年初湖南省人大通过了《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这在全国是先例,立法以后严格执行。其次是制度建设,张家界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环保工作,这在全国也是首创。再次是生态建设常规化,张家界从2003年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建生态市,2004年做出关于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指导下。通过了生态市创建规划。这些年,按照规划一步步推进生态创建,弘扬生态文化。生态示范区县、环境优美乡镇、绿色企业、绿色酒店、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创建,使生态文化不断深入人心。另外,从1991年起举办了12届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节日。在决策层面,还对生态环境有影响和破坏的项目,拒绝在张家界落户,并否决了10多个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达5亿多元。

和谐文化是灵魂

笔者谈到2009年5月张家界举办了国际乡村音乐周,张家界市长以卡通形象营销张家界,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胡伯俊谈到,5月14日至18日,“2009中国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在张家界成功举办,五大洲23个国家的30多支国际一流乡村音乐团参加。这是一次世界一流乡村音乐文化和绝美自然风光的经典融合,构成了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

国际乡村音乐周只是一个构建和谐文化的成功范例。张家界要大力构建和谐文化,打造开放、包容的张家界。开放、包容是一个旅游城市最具吸引力的文化魅力,也是张家界旅游实现科学跨越的必要条件。张家界的发展,一是要敞开山门,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无阻;二是要敞开胸怀,容得下人、容得下事,为外来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三是要让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层次的客人,都能融入张家界这个“大家庭”,让他们享受、体验到自然和人文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在谈到构建开放、包容的和谐文化环境方面张家界市收获了哪些经验时,胡伯俊说,去年9月,张家界向7人颁发了建市20周年“张家界发展特别贡献奖”,他们是大画家吴冠中、新华社记者杨飞、韩国旅游观光公社原社长赵洪奎、旅游开发商叶文智、张同生等,他们都不是张家界人。胡伯俊说这一做法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张家界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作出过贡献的人,也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张家界的投资和建设者。

正是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接纳了各地的投资商和旅游人才,造就了张家界旅游群雄并起、活力无限的局面。引进香港投资商独资建设天子山客运索道,两年收回投资,每年创税收2000多万元,每两年赚回一条索道;引进天津宁发集团建设天门山景区,建成了全长7455米的世界最长的高山客运索道;张家界的旅游资本、人才向外扩张,取得了贵州省赤水、湘西风凰、长沙道吾山等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举办了1999世界特技飞行大师驾机穿越天门洞、2006年俄罗斯空军特技飞行表演、2006年法国蜘蛛人攀沿天门洞、新疆达瓦孜最大坡度走钢丝极限挑战等轰动国内、影响全球的精彩活动,旅游营销的开放创新使张家界知名度不断提升。

责编:贺潇潇

上一篇:在吉隆坡营造新疆文化传播的“强磁场” 下一篇:瓷都美名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