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15 10:22:51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摘 要: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学项目。做好文言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古人的日常生活、言谈举止,培养他们的优秀情操,也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历史、获取历史知识的一手资料,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情境;拓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46-01

长期以来,由于文言文教学处于老(教学方法)、慢(进度慢)、费(费时多)、差(效果差)的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足,学习状态不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我们能够有效的运用文言文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渗透教育,以便能够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这对于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与学生兴趣相符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兰亭集序》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的歌手周杰伦的《兰亭序》这首歌,让学生闭起眼睛进行体会。通过学生对于歌曲的认识来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感受歌曲中描绘的古韵色彩,感受到行云流水般的歌词内容与韵律,之后教师再展示《兰亭序》的书法帖,引导学生去感受书法内容的精彩。再引导学生去学习课文内容,就能够使学生对于课文的基调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认识文章中的崇山峻岭、清流激湍,跟着作者的笔迹顺流而下转感受文中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体现出文章意境的清丽淡雅,情调的欢快畅达。后文中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这对于加深学生的文章认知、了解作者的表达目的、认识作者的处世态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引导学生的知识积累

文言文与现代文有着较大的区别,特别是一些通假字、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等等,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会话中很少遇到,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困惑,都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认知,这样才能够培养他们的文言文能力,所以就需要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以便学生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时候能够进行有效的理解。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逐句的翻译,之后让学生进行知识点、课文的背诵,简单的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知识的体会与感悟,加深他们的学习认知。比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荆轲刺秦的场面描写中,荆轲是“取―奉―发―把―持― ―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是“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而单纯的文字理解很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记忆,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把讲台当做是秦王的宝座,让两个学生一个扮演秦王、一个扮演荆轲进行课文内容的表演,让其他学生进行监督、课文对比,看他们哪个动作做的不到位,哪些是需要改正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进一步加深,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对于文中情感的体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俗话说“课本只是一个例子”,所以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能够拓展课文知识范围,通过相关课外知识的引入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于课文有一个全面的、立体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郭晓茜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学周刊:B,2011

[2] 高 鹏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思考-考试周刊,2012

上一篇: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 下一篇:高中政治教学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