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两条“遏华经济战线”互相掣肘

时间:2022-09-15 07:36:52

日本两条“遏华经济战线”互相掣肘

赴东欧开辟“遏华经济战线”

据日本《东洋经济》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在波兰首都华沙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四国首脑举行会谈,并发表了联合声明。日本表示将对东欧伙伴输出核电设施,东欧四国有多个将于2020年左右启动的核电计划,其中捷克将新建3座核电站,波兰和匈牙利将各新建两座核电站,日本核电企业将赢得很大的市场空间。《东洋经济》据此称赞安倍为“日本政府少有的顶级推销员”。

日本《产经新闻》指出,自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于2003年访问波兰后,东欧四国在近10年来仅与日本进行过外长级互访,这次安倍出访颇为引人关注。日本政府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推进“价值观外交”,在东欧开辟一条“封锁中国的新战线”。近年来中国对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的投资不断增加,中国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这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压制日本”,另一方面还可能影响欧洲对华武器禁运政策,从而“给日本带来危险”。因此,日本试图在自身具有优势的医疗和核电等领域向东欧国家提供帮助,“以抗衡中国的影响力”。

更靠近西方市场

日本《东京新闻》指出,此前日本曾针对东南亚地区掀起外交高潮,与越南、缅甸、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寻求合作,并建立所谓“遏华经济战线”,现在它又想在东欧地区如法炮制。但这两条“遏华战线”难免互相掣肘,令日本左右为难。

报道指出,自日中关系紧张以来,日本致力于将海外产品加工基地从中国移向东南亚。而另一方面,日本一直非常重视拥有统一货币的庞大市场――欧元区,大批日企都想在东欧建立产品加工基地,这样中欧和西欧市场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东南亚地区与欧洲市场相距较远。近几年来,进军东欧的日本企业越来越多。从波兰、匈牙利到捷克再到斯洛伐克,日企在这些国家掀起投资设厂热潮。丰田汽车欧洲分部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表示:“在东欧新建工厂后,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抢占英法等国的市场。东欧地区的优势还不止于此,与东南亚相比,这里距全球最大的市场一美国的东海岸也更近,如果使用船舶进行运输,比从东南亚将产品运到美国要快两个星期左右,这样就能相应地压缩库存。”索尼公司也表示,在东欧设立分厂可以更好地完成来自美国的订单。

韩国《每日经济》指出,与东南亚相比,东欧地区的教育水平也比较高。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东欧地区在一些科学技术领域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发源于该地区的产品和技术不胜枚举,包括半导体技术、民用微波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目前东欧地区仍然拥有数量众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和系统培训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日企开始考虑将产品加工基地转移到东欧国家,而不是东南亚国家。例如三洋电机目前就决定在匈牙利设立蓄电池工厂,而不是到越南或印尼设厂。该工厂是三洋电机唯一一家能够同时生产尖端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的工厂。三洋能源公司总裁玉田秀彰表示:“直到2012年底,我们的战略还是将生产基地集中到东南亚,但发现零部件及产品的库存出现积压,生产效率也难以提高。如今我们倾向于将生产加工基地设在距西欧市场较近的东欧地区,这样才能及时向欧洲供应高端产品。

令日本政府左右为难

韩国《亚洲经济》称,东南亚地区国家对于日本这种“三心二意”的对外合作策略表现出了不满。越南政府内部目前就针对对日合作问题展开了讨论。有越南高层表示,越南70%的GDP依赖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的出口,因此日企赴越南建立更多的加工基地显得至关重要。但日本在这方面“动作缓慢”,越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仍处于赋闲状态。如果日本再拖下去,越南可能考虑减少对日本的依赖,寻找“更可靠的合作伙伴”,例如韩国。

韩国《SBS新闻》指出,越南在短期内难以从出口增长型经济转向内需增长型经济,这事实上也是许多东南亚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如果日本加紧扩大对东欧的合作,势必冷落东南亚伙伴,安倍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可能还要多加权衡。报道认为,日本针对中国建立两条所谓的“经济封锁线”,未必能起到效果。

(上海译报、环球网、中国日报)

上一篇:深化校企合作 给力人才培养 下一篇:中外职业教育考核体系比较及对我国高职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