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目的及最佳方法

时间:2022-09-15 12:17:38

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目的及最佳方法

摘 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提问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通过课堂提问,可激发师生感情的共鸣,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往,起到信息反馈作用。激趣性提问、迁移性提问、探究性提问、解惑性提问、发散性提问等是课堂提问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课堂提问;目的;最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146-01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突出教师的“引发”和学生的“思”,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教育心理学指出:“给学生提出一个课题即‘问题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显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一环。常见有些教师不会提问或提问不能恰到好处,缺乏启发性,容易阻碍学生扩散思维的发展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教师不明白提问的目的、作用和方法,没有认真地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从而不能预估提问的效果如何,不善于把握提问的“火候”,针对这一现象,下面着重谈一下提问的目的与方法。

一、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课堂提问不能只为追求形式上的有问有答,而应立足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拓宽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起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其目的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进行学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动力。”动机是在一定的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诱使学生意识到新知识同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激起疑点引发解决问题的动机,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认识价值,有难度,但“跳一跳能够得着”,在这个时候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产生学习动机。

2、课堂提问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

通过课堂提问,可激发师生感情的共鸣,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往,起到信息反馈作用。

3、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富有趣味性的提问,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提问

对学生的思维有“定向”和“发散”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多种应变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

二、课堂提问的最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提问才能恰到好处?怎么才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呢?我认为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效果最佳。

1、激趣性提问

数学课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生动愉悦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例如: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提问:“为什么在射击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与胸部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而银行的铁门总是做成平行四边形才能开关?”看似闲言费语的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2、迁移性提问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在提问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置提问,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

3、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在讲完某一个数学问题后,要追问思路是什么,是否还能用其它方法去解决。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和广两个方面扩展。

4、解惑性提问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难免要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此时教师必须适时指点,把疑难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提出,让学生分步思考,当各个问题得以解答后,疑点即刻消除。例如:“经过O外一点作O的切线”这一作图,是“圆的切线作法和切线长定理”一节的一个难点,如何帮助学生解惑呢?教师不妨这样问学生:“假定过点P的切线已经作出,那么这条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有什么关系?”接着问:“在圆中,什么样的圆周角是直角?”这样提问,向学生指明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能十分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作图。

5、发散性提问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将对提高学生思维和探索是大有好处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一题多解的提问,或题目引伸性提问,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例如,在讲解“求证抛物线y=(m2+1)x2-2mx+(m2+4)与x轴没有交点”这道题时,不妨这样提问:“你能把本题改编成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二次不等式,或二次三项式的值,或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的问题吗?”这样提问,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使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探究,从而沟通了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三项式和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归纳出b2-4ac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提问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更精湛更切合教学实际的课堂提问,有待同行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创新、总结。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如何使学困生学而不困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