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记忆习惯

时间:2022-09-14 11:15:08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记忆习惯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记忆力最佳时期,这个时期所掌握的知识在头脑中将会留下很深的印象,有的甚至永世难忘。但是,近年来,语文教学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反对死记硬背”的口号下,模糊了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必须记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和熟读、背诵基本课文的一些篇或段的教学任务。小学阶段语文需要识记的知识很多,而且这些知识储备得愈多,就愈能深入理解书面的材料,就愈能把内部的思维活动外化为物质现实的书面材料。那么,教师应采取何种策略,正确指导学生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呢?我以为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具体的记忆任务,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里所谓“适当”“具体”的任务,是指教师在非常熟悉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前提下,明了哪些是必须记忆的知识,哪些只需作一般的理解,进而指导学生背诵那些语言优美、意境幽远的语段或课文。同时,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的目的性、自觉性还不是那么强,教师对布置的记忆任务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落实,只有这样带有一定督促性、强制性的要求、检查、指导,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记忆的知识才会落到实处。所以,我们反对那种不分主次轻重,把一大堆无关紧要的东西塞给学生,要学生记忆的做法,这样做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毫无实效;自然我们也反对那种泛泛要求,不作指导、不作检查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其次,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使知识记得快、记得牢。如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诵的录音带,并提出要求背诵的篇幅。那优美的旋律、抑扬顿挫的声调、丰富的内容、健康的感情,不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会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学生当堂就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记忆任务。再如用电视机播放课本剧,课本剧中典型、鲜明的形象,生动、丰富的内容,真实、个性化的表演,会强烈地感染学生,令学生难以忘怀。特别是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更是从视听角度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此外,开展诗歌朗诵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感官,促进学生理解所记忆的知识,提高口头、书面表达能力,进而有效强化记忆。

再则,教师要加强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知道知识的分散记忆要优于集中记忆,集中记忆会因为神经过度紧张而产生抑制,而分散记忆可使抑制得以消除。因此,语文老师在每上完一课或一个单元后,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把必须记忆的语文知识作为作业,布置学生课后进行复习,而不能把必须记忆的知识、基本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或段积压到期中、期末,要求学生短期突击记忆。实践证明,短期突击记忆既记不牢,遗忘又快,效果极为不好。

记忆效果好坏不单是机械地取决于学生记忆的次数,在很大程度还取决于记忆的组织安排和时间安排上。为此,要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分项、分段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同时要把记忆与练习、记忆与阅读结合起来,这样可对记忆的内容理解得深,保持记忆的时间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知识的增加,以前所记的东西会模糊,甚至淡忘,所以,教师还必须注意记忆的反复性指导。在记忆的时间安排上,还要指导学生多利用清早和临睡前以及其他干扰小、记忆效果好的时段。

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记忆的规律、手段和方法是有章可循的,只要积极探讨,我们就一定能尽快地找到培养学生良好记忆习惯的方法。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上一篇:语文课堂要着眼“语言文字运用” 下一篇:“不遇”与“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