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感受·文化认知·哲学领悟

时间:2022-09-14 10:59:18

文学感受·文化认知·哲学领悟

摘 要: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层次和效果,应深入思考其课程性质和特点及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具体定位,注重在文学感受、文化认知和哲学领悟三个维度上的涵盖与延伸。从感性、审美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情性感知能力和文学愉悦能力;从文化的视角拓展教学内容、关联学生实际,拓展学生对文学现象的认知深广度和对自身文化人格的完善;从存在和比较的角度解读文学,强化学生的哲学领悟与思辨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维度 文学感受 文化认知 哲学领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7-0005-04

作者简介:原鹏(1973―),女,河南汤阴人,文学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然而,国家战略高度的大力倡导和现实中教师出力不讨好的教学现状却形成尴尬对比,这令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不得不自我反思。当前,学界已形成共识的是:大学语文不是简单意义上中学语文的继续,既不应是对中学语文的补课,也不应是政治课的附庸。“‘大学语文’要姓‘大’,即相比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它是在更高层级意义上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1],即应是较高平台上的升华与总结,应有系统、宏观、高视野的人文精神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功能。然而,当如何体现“大学语文要姓大”的教学理念,又当如何具体贯彻于教学实践,却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结合多年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反馈和前人研究认为,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层次和效果,应注重在文学感受、文化认知和哲学领悟三个维度上的涵盖与延伸。

一、文学感受:审美能力的维度

任何一门课程在教育结构的大系统中都承担着育人在某些维度上的特殊意义。关于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理念已存在这样的共识: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工具,而是研究人性,激发人性,提升人性。人类除了运用理性的抽象思维去认识世界,也运用情性的形象思维去感知世界,灵性的直觉思维去领悟世界。人既是物质的人、技术的人、工具的人,更是精神的人、情感的人、审美的人。通情方能达理,懂美才能诗意地栖居。科学教育教人贵知、求真,人文教育引人向善、尚美。向善和尚美的核心就是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语文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门类,既是母语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既能丰富学生的人生情感体验,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学语文首先应在情性感知和审美能力培养的维度上展开教学。

(一)从文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情性感知能力

语文教育是在一篇篇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完成的,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似,强烈的形象性、情感性,意与象的统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其共同的育人优势。不同的是,作为语言艺术,文字较之乐符、旋律、色彩、线条等有着表意的准确与模糊的辩证统一,给人更多的联想、想象和品味、思索的空间。如“山”这一文字符号,在文学世界里,既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更有着丰富的主观意味。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辛弃疾“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等诗句中,“山”的意象都被赋予了诗人独特的人格精神,“山”之崇高、伟岸、层峦叠嶂被寄予了“人格之知己”“人生之志向”和“理想之阻碍”的深层象征,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个体情感和心理。刘勰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谓点出了文学的艺术魅力对培养人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的独特价值。然而,我国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受升学指挥棒的拘囿,更关注语文的工具性,更注重对作品字词句意的准确认知和分析,词语解释、段落划分、总结中心思想等成为惯用的教学模式,结果就是作品被生硬肢解,文学的圆融含蓄之美荡然无存,学生体会不到作品的丰富情感,对语文的兴趣一落千丈甚至望而生厌。因此,语文教学应首先在文学感受的维度上展开,通过营造浓郁的情感氛围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启迪学生,使之形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性感知能力。

(二)从美学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文学愉悦能力

对美的感知和体会除了情性的直觉外,专业素养的高低和阅读积累的厚薄,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更高平台和更深层次上得到美的愉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深广的教学视野。以古典诗词教学为例。中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多局限于就诗解诗,难以展开。大学语文应突破这种局限,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整体美学特点的感知和理解。如《诗经・秦风・蒹葭》的教学,除通过指导学生朗诵,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意境,直觉感知诗歌所传递的朦胧感伤情绪和对“伊人”不懈追求的执著与热诚,实现审美的情感熏染外,还可以点带面,链接屈原《湘夫人》等作品,拓展我国古典文学“情景交融”抒情方式的教学内容,对我国古典诗词注重通过意与象的统一,形与神的兼备,情与景的交融等来营造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意味无穷的美学意境这一诗词创作特色加以讲授和讨论,使学生获得对这一抒情传统的整体、深层的美学理解,实现联想、想象等高级的文学审美体验和愉悦。大学阶段,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对自我审美素养提升的主动追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内驱力和预期目标,大学课堂的开放性和大学教师个人魅力的多样性也为大学语文教学在审美维度上的发挥提供了可能。

二、文化认知:整合能力的维度

教育既包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包括文化的认知与传承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完善。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自身独特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记录着文化的变迁,反映着国人的文化人格。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与革新的主力,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关系到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祛粕、批判继承和借鉴整合。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还应在文化认知的维度上对学生进行能力提升。

(一)从文化的视角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文化认知深广度

语文教材大多采取文选的编排体例,无论哪种体例,教师都会面临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问题。中小学教学受应试体制局限,常囿于亦步亦趋地围绕课标和标准答案讲解,难以创造性地处理。大学语文由于不再作为选拔性考试的科目,就为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提供了现实可能。首先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可以不受教材篇目局限,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拓展链接,把对单个作家、单篇作品的认知扩大到对共性文学普遍现象的文化认知上来。以陶渊明教学为例,要学生了解陶渊明狂狷率真的人格以及对清苦田园生活的诗意拥抱并不难,但要其理解表象背后深蕴的内在原因和价值意义,则需要教师联系魏晋这一时期的政局变幻、玄学思潮和名士群体等特有历史现象加以文化解读,使学生对魏晋名士普遍的外在风流气度和内心的痛苦纠结、魏晋文学中对生命本体的体悟、对山水自然的回归有更深广的认知,从而深刻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的高洁人格和生命范式对中国士人精神归宿的文化意义以及陶渊明田园诗的文学与文化价值。再如对唐诗的教学,可联系“盛唐气象”这一文化现象深入探析唐代诸诗人的文化与文学共性,引领学生透过其个性差异看到时代特点在不同诗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眼光、襟、大气度等共性文学气质,更深刻地理解政治开明、思想开放、文化多元、兼容并蓄等时代氛围对个人思想人格、事业成就的综合影响,使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广阔,理解更深入。

(二)从价值整合的视角兼顾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对自我人格的多元认知

语文教学在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中作用独特,文学大家的坎坷经历、经典名作的丰富内涵,都将对大学生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作家的人生经历和丰富人格表现出极高的了解期待,这种期待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紧密关联。大学生已步入成年,对自我成长的主动设计和对理想人格的自觉追求,促使他们更关注古今中外名人的示范和借鉴意义,更希望从名人的人生成败中思考自我。因此,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从课程在大学生人格培养中的作用出发,兼顾学生兴趣,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认知与价值整合。如对李白的讲授,可联系李白儒、释、道、侠等丰富杂糅的思想,对其自比大鹏、“一飞冲天”“为帝王师”“功成身退”、高标傲世的自我人生轨迹的设计,和他最终仕途无果,功既未成,身亦未退,折翼中天的现实命运之间的巨大反差,与学生展开文化层面的讨论,探索其人生的成败、价值与因由,分析其才能、心性、人格之间的错位与关联,使学生从李白身上思考个人禀赋与实际需要、个体理想与时代环境之间的辩证联系。对作家的文化认知和解读,不仅让大学生对不同作家的个体性有深刻、立体的了解,更促使其审视传统文化,思考个体人生成败因素的多元性和辩证性,从而反思自身的缺陷与优势,有利于其完善自我人格。

三、哲学领悟:思辨能力的维度

对生命、人性、存在等形而上终极意义的思考、启迪永远是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一极。语文教学的文本多是文学作品。文学是人学,同哲学一样,都对生命倾注着终极关怀,关注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同的是,文学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是通过丰富的生活故事、曲折的人物命运、含蓄的艺术手法呈现着人的生命世界,启迪读者思考人生。优秀的文学作品常是丰富的文学情感和深刻的哲学智慧的统一,从哲学高度启迪学生领悟作品的深层象征意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从存在的深度解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作品思想的哲学领悟

文学经典往往有着丰富的解读空间和多元的理解层次。然而,优秀的作品常不止于对生活浅层的感受和再现,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生命体会和思考;高品位的解读也不止于对作品浅尝辄止的理解,而是能超越个体欣赏的差异,领悟其深层的哲学思考。大学生阅历有限,解读层次相对较浅,但又充满对生命存在的探究热情和思考困惑,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存在的角度解读文本,有助于深化学生的生命感悟。以《诗经・蒹葭》和白居易《长恨歌》的教学为例,从情感认知的维度,学生多以爱情主题加以解读:《蒹葭》表现对爱情的执著追求;《长恨歌》表现对帝妃悲恋的长恨感叹。然而,如果引导学生了解文字符号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具备能指的确定性和所指的隐喻性,从象征的意味体会作品,则会进入深层次的哲学领悟:《蒹葭》中的“伊人”不只是“爱人”,而是象征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事物或人生境遇;诗人的苦苦追求和求之不得也象征了人生命运:执著追求美好人生,百折不回;存在的价值正在于执著追求永不失希望的生命过程。《长恨歌》也不只是对帝王情爱的猎奇、讽喻和同情,他们的悲剧恰恰象征着每一个个体生命在“大我”与“小我”、理智与情感间顾此失彼的永恒两难困境,引导学生思考权衡社会责任与个人欲望、自由选择意志与责任承担之间的辩证关联。

(二)从比较的角度解读文本,引领学生对东西方文学的哲学体悟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思想交融日趋深入。东西方哲学既存在着剧烈碰撞,同时又因共性而能相融互补,反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知和解读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和共性,促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需要从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加以设计,有意识地从比较的层面解读文本,从哲学的高度强化学生对东西方文学的思辨能力。

如在讲授余华的《活着》时,与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加以比较,引导学生从哲学层面思考比较:同样面临命运的折磨和深重的苦难,中美作家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理解有何异同?《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由生活优裕到穷困落魄,死亡和苦难如影随形,但他没有愤怒,没有反抗,也没有绝望,而是选择了用接受和忍耐来面对苦难。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受冤以杀妻罪被判终身监禁,由银行家沦为杀人犯,在肖申克监狱中受尽欺凌和侮辱,自由永远被剥夺。但安迪没有选择认命,而是精心设计,坚持不懈挖掘地道,历经19年成功越狱,实现了身体与灵魂的双重自我救赎。从比较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国人最朴素的人生哲学一面:忍耐顺从,乐天知命,悲天悯人;也可感受到美国文化的典型人生哲学:热爱自由,心存信念,与命运抗衡,挑战自我。而其哲学思考的共性在于:无论是选择顺从还是抗争,无论是被动接受还是自我救赎,在珍惜人性的良善与温情,不失生活的希望、勇气与坚韧这些层面,两部作品都通过自己的方式使个体的卑微生存变得尊严,使苦难的人生显得温暖,使人性的光辉熠熠闪光。

综上,当大学语文教学跳出升学、选拔的功利拘囿,把目光从关注学生成绩转移到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审美提升、文化传承和生命感知上来,当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对字词句的生硬解剖,转移到从文学感受、文化认知、哲学领悟的维度对作家作品的整体解读,更注重情感的熏陶、文化的认知和对存在的反思时,大学语文的教学将更接近生命的本质,更能体现文学性课程的育人与文化传承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

[3]郝晓丽.大学语文“好文章”再解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2).

上一篇:对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反思和改革 下一篇:幼儿园游戏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