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14 10:10:11

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现有高等院校的专业硕士教育现状进行了了解和分析,找寻现阶段我国专业硕士教育模式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对专业硕士改革以及建议,共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进步。

关键词:专业硕士 经济发展 教育模式 改革创新

一、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问卷调查

1.调查工具和方法。本研究参照有关问卷, 编制了由8个项目组成的专业硕士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问卷采用选项答题方式,项目主要涉及专业硕士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现实状况(表1)。

表1:专业硕士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本文的调查目标分布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分院、成都理工、四川大学四所具备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调查的专业为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法律、工业工程4类专业硕士。共发放215 份,回收194份,回收率为92%,其中有效问卷为172份,有效率为87%。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在呈现问卷的具体结果和进行分析时,主要从百分比角度进行比较。

2.培养目标。高校开设的专业是否符合社会要求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一个专业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看培养目标设置是否合理。调查结果表明,培养目标不太令学生满意,在接受调查的172个学生中35.6%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不太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3.导师指导以及实践安排。

当前我国专业硕士教育是否有导师指导学习以及实践呢?笔者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调查结果显示:2%的学生在研一就开始有实践安排;45%的学生研二开展实践活动;26%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学校是否会安排;28%的学生表示会自己安排实践活动。

4.选择专业硕士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22%的学生认为专业硕士相较于学术硕士容易录取;只有3%的学生是看好专业硕士的发展前景而选择攻读专业硕士;更多的45%的学生是被调剂到专业硕士;还有28%的学生不太清楚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而随意选择的。

5.改进专业硕士教育的意见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显示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希望专业硕士可以有哪些改进提出了意见。12%的学生希望教育部门要加大对专业硕士的宣传,排除大众对专业硕士的理解误区;52%的学生表明,希望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尽快在专硕中普及奖学金制度,和学术硕士同等待遇;35%的学生认为专业硕士的毕业证书要与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挂钩,方便工作需要。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得出结论,大多数的硕士生对目前的培养目标基本不满意。另外,硕士生攻读学位的目的呈现多样化的状态,这与学生的构成来源多样化有关。在设置学制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学习这方面比较优秀的国家,英国培养应用型硕士学制,全日制为1年,兼读制为2年,缩短学制,大大的减少了培养经费,提高了教育效率,极大的满足了英国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和建议

1.明确教育目的。设置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必须要结合人力资本市场,通过人力资本市场这样的中介紧密衔接市场和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教育目的明晰,教育模式才能正确,才能培养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

2.完善管理与培养体制。管理体制。根据英国的经验,我国的研究生管理体制可以考虑实行研究生管理高校自治,把专业硕士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达到人力资本市场与高校紧密衔接,保证人力资本市场的供求平衡。 培养体制。

3.职业能力培养。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在最近几年才得以大发展,所以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在职业能力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要求专业硕士培养过程当中必要的与职业证书挂钩。不仅要从宏观上通过建立完善的培养制度,而且要从微观上通过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加强专业硕士教育和职业的关联,力求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对应,学位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相衔接,满足社会企业对专业硕士的硬性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承亮,师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J]中国软科学,2011.2

[2]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3]王文科,中、日、韩专业硕士教育比较及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10.1

[4]王文科.中、英两国专业硕士教育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11

[5]高桂娟.造与职业准入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8.8

[6]弗兰斯# F.范富格特 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李春荣,任丽芝,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07.6

作者简介:

舒雯(1987-),女,四川德阳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舒同欣(1991-),四川成都人,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一篇: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探析 下一篇:教给“问”的方法 培养“问”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