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2-09-14 06:03:51

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摘 要: 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具有独特性。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中学习弱势群体的类型,以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学习弱势群体 类型 影响因素

一、民办高校的弱势

民办高校起步较晚,没有现成经验,民间资本匮乏,缺少系统正规的管理制度,没有主管部门严格监督和有效指导。再加上资金匮乏,重盈利,一切工作围绕招生开展,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员工福利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学历层次齐全,招生途径广泛,生源整体学业水平和自身素质不及公办院校。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和教育环境等与公办院校不同,对就读其中的学生不仅带来了心理压力,而且在学习上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民办高校中学习弱势群体类型

1.意志薄弱,理想缺失型。

民办高校学生多为自考生、专升本或三本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起点和整体心理素质较低,意志力较薄弱。据问卷调查,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示,对提高学习成绩信心不足,自我学习效能低。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吃不了苦。虽主观上想好好学习,但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经历几次失败后,自信心受挫,导致对学习的彻底失望。此外,自主学习能力差,惰性大。大学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不同于中学以升学为目的灌输式、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入学后一时很难转变学习观念,很难适应这种没人“管”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方式,更增加了学习的困难。

2.重要他人缺失型。

“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意思是在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在精神上给予其关怀和支持,使其坚定信心,鼓舞其克服困难,起过很大影响的具体人。这部分学生常常感觉到没有思想上产生共鸣的老师,得不到老师关注,取得了成绩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赏识,因而丧失了学习动力。遇到问题时不愿主动问老师,把学习看成得不到回报的事,因而失去了学习兴趣,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其他事情上。

这部分学生在上中学时,往往都能正视学习。但进入民办高校后,他们不会像高中时那样容易受到关注,在学业上缺失了“重要他人”,形成了心理空白,失去了学习动力,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学习变得无趣而且困难。

3.学业基础薄弱型。

在民办大学里,这部分群体在学习弱势群体里占了较大的比例,他们表现为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方法欠佳,学科基础知识薄弱。在课堂上,不会做笔记,无法把握重点,课后知识得不到梳理,在头脑中无法形成知识的科学体系,常常感到学得一团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欠缺,无法掌握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习上无法取得进步。对初、高中的基础知识、技能生疏或缺失,无法与大学课程衔接。在多次地、反复地尝试失败的痛苦后,其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减弱,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怕学的心理,长期处于自卑、忧郁和焦虑之中,影响了学业的提高。

4.学习环境不适型。

在民办学校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学习环境的不适性。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认为学校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全面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平台资源,导致学习弱势学生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一时间很难适应这种学校环境。在现实中各种荣誉往往与学习成绩紧密联系在一起,学习成绩差意味着获得各种评优、奖学金、担任职务的可能性不大,这往往使后进生感觉自己“差人一等”,不愿与同学和老师接触,有时表现出一种“畏惧”心理,怕老师质问。长此以往,这些后进生就可能丧失很多锻炼的机会,变为弱势群体的一分子。

三、民办高校中学习弱势群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公立大学才是正规的,民办院校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较低,一些身处其中的学生面临较大的压力,觉得自己是“三流学校的三流学生,低人一等”,内心深处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失落。他们进入大学不但没有成功的喜悦,反而产生了空前的挫折感,并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绝望,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学业。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校扩招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大学生的学习、经济、人际、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普遍加大。市场经济带来丰富的物质产品,利益格局重新调整,贫富差距拉大;人生价值观和思想行为更新、定位和变革更加迅捷,大学就业难已成为摆在莘莘学子面前的一个现实性问题。

价值的失落必然对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社会风气、社会舆论也会在大学生群体中留下深层心理积淀。社会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不良的评价与普通高校不平等的待遇,以及独特性质和运营方式总体评价,给民办高校的学生带来了恐慌,使他们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影响了学业稳步发展。

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的影响主要包括情感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民办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和缺失普遍高于公办院校。据调查,民办高校中有70%以上学生来自农村及个体工商户家庭,而且大部分住校。由于其监护人不在身旁或者忙于做生意,家长对孩子缺乏沟通监督,因此从教育的完整性上来讲,是有部分缺失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及各项费用攀升,民办学习成本大大高过公办院校,由经济弱势导致的学习弱势群体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因而他们背负了很高的期望。期望高过能力,就会形成心理压力,尤其家境贫困的学生更易产生自卑心理心理和抑郁情绪,这种压力常常会恶化为心理疾患。

3.学校环境因素。

高等教育观念变化,专业拓宽,应试教育逐步弱化,学生的适应力与能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扩招,就业体制改革,缴费上学,市场经济不断增强对人才的约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学生既希望参与竞争又担心被淘汰。

民办高校资金不充足、教学资源匮乏,一切工作围绕招生开展,对教学工作不重视。另外,在管理方式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没有主管部门严格地监督和指导,这样的模式不像大学教育,却像高中的延伸。此外,员工福利待遇不高,缺乏积极性,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年轻化,缺乏教学经验,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服众,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对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利,种种现实情况加深了学生的不满和抱怨。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心理学上叫从众心理。在民办环境里学生往往学习行为目的性较弱,学习意志受到销蚀,不能树立“我要学”的思想,不参与大量语言知识的识记运用过程,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学习活动缺乏动力,得过且过,感觉学习是件困难的事情。

4.大学生自身因素。

在民办高校里,许多学生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三流学校的三流学生”,不能正视高考失败,不能认同民办大学生的身份,遇到困难挫折不能自我有效地调控。此外,一些学生在高中时把考上大学当做唯一、最终的目标激励自己埋头苦读。在考上大学后,受社会上错误的大学观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认为目标已经达到了,进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可以放松、享乐一番,静待大学毕业,学习上产生了松散、厌烦、贪玩、不思进取的现象。

大学生自身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心理素质的稳定与受挫折能力都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2)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调整、适应新环境,就易产生心理不适。(3)人际关系变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随之扩大,他们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获得归属、尊重感,与人交往、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4)日常生活事件的困扰,包括:个人患小伤病、评优落空、考试失败、经济困难、学习压力过大或负担过重、财产损失、被人误会等。

参考文献:

[1]王文余,胡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对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杨国志.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11).

上一篇:“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下一篇: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