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底部的投资选择

时间:2022-09-14 04:13:54

历史底部的投资选择

A股正在接近历史底部,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立刻可以挣钱,

自下而上选择投资标的,或许是一种选择。

在A股不断下跌的过程中,大多数分析师都认为,经济政策转向是推动市场有效反弹的重要“催化剂”。果然,在观察到全球金融危机和外部需求下滑的巨大影响后,决策层做出了更多积极的举动,包括调低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单边征收印花税、汇金增持中、工、建三大银行的股票,同时支持央企回购股份。诸多积极政策累积起来,刺激了股市的强烈反弹,A股市场已经接近历史底部。

以市盈率(PE)来观察,A股估值已经到达历史低点(图1)。当前A股的静态PE(股价除以追溯12个月的EPS,TTM)已经下降到18.1倍,而2005年6月股市最低点时的静态PE是20.1倍。动态来看,A股2008年市盈率已经下滑到不足13倍,而2005年6月市场最低点时其2005年市盈率也达到13倍。但是,由于投资者普遍对2009年的企业盈利表示担忧,因此难以确信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不相信PE估值。

既然盈利难以估计,那么净资产也许是很好的衡量指标。以市净率(PB)来观察,当前A股静态PB(市值除以追溯12个月的净资产,TTM)已下滑到2.49倍,相比2005年6月最低点1.75倍的静态PB,仍有较大差距。但这是否意味指数还要下跌30%,即PB从2.68下降到1.75倍?

事实并不如此。A股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按照成本计价,而忽略了这几年快速上升的通胀率。如果按照重置成本计算,其净资产早已大幅升值,2008年的土地、资源和建材价格相比2005年显然上涨了许多。我们将PPI作为一个保守的、简单的通胀因素,对当前A股上市公司的净资产进行简单重估・我们只对制造业企业的净资产进行重估,即重估后的制造业净资产=(期初制造业净资产+期末制造业净资产)/2×(1+PPI2006)×(1+PPI2007)×(1+PPIHI2008)。而重估后的A股净资产总和=非制造业企业净资产×1+重估后的制造业企业净资产。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极端保守的重估,考虑重置成本的净资产要比这个数值高得多。重估后,A股当前的静态PB从2.49倍下降到了1.96倍,与2005年6月的最低点只相差10%。在我们看来,当前上证综指2000点附近的A股估值,已经接近于当初1000点左右的A股估值水平(图2)。

但底部到来,市场反弹,并不意味着投资者立刻可以挣钱。当前整体企业盈利的恶化,仍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但是投资机遇并没有从市场上消失。

让我们回溯历史,到中国经济的前期低点:1998~1999年。当时GDP增速下滑到7.8%和7.6%,甚至有权威经济机构称,当时实际经济增速低于7%。当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和上市公司利润都出现了负增长,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从1997年的13.6%下滑到2000年的9.1%。但是,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经济条件下,许多公司仍然获得了惊人的增长。在1997年702家上市公司中,有248家企业在1998~2000年连续三年净利润正增长,其中173家企业3年的平均净利润增速超过20%。不仅如此,在173家企业里,有87家公司每一年的净利润增速都超过20%。

如果投资者对于宏观讨论感到厌倦,那么就自下而上选择投资标的。指数涨跌不是关键,选择有吸引力的股票投资赚钱才是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抱团取暖”也许会重回A股。

上一篇:祭华尔街:人与钱的战争 下一篇:美国在线旅行社的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