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让教学充满创造

时间:2022-09-13 11:40:31

新课程理念让教学充满创造

摘 要: 上海浦东洋泾高级中学彭学平老师关于《中国陶瓷艺术》一课的教学设计,给人的感觉是振聋发聩。他基本颠覆了旧有的教学模式,用极为开放、极为创新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在艺术的殿堂里自由自在地吸收、学习。在他的课堂里,充满着新奇、自由与创新。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新奇 自由 创新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全国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以来,高中美术欣赏课基本上都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即便有的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手段,也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很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即便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往往停留在让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上,或对某件美术作品进行评论,或对某些美术作品进行临摹,或写些观后感之类的文章,鲜有大刀阔斧的创新之举。当看了上海浦东洋泾高级中学彭学平老师关于《中国陶瓷艺术》一课的教学设计后,我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感觉。可以这样说,他基本颠覆了旧有的教学模式,用极为开放、极为创新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在艺术的殿堂里自由自在地吸收、学习。在他的课堂里,我想学生们肯定充满着新奇、自由与创新。

他把《中国陶瓷艺术》欣赏课分成了四个教学课时,层层递进。

课时一:

地点:上海博物馆

彭老师带领学生去上海博物馆参观“陶瓷艺术展”,参观前,彭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带照相机、笔记本等,收集展厅中自己最感兴趣的展品,并要求学生详细了解该展品的背景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为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收获做准备。

评论:真羡慕大城市的学生,有如此好的学习条件,能在洁净、优美的环境里亲眼目睹中国历代优秀的陶瓷艺术品。可能很多农村中学的美术老师会这样说:我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新课程对于农村中学来讲,实施的可能性太小了。但是我想,虽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这样好的教学条件,但我们可以另想办法,譬如让学生在网上搜索,在网上欣赏。

课时二:

地点:学校美术教室

彭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简要地介绍了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脉络,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概况,并简单介绍了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激励学生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评论:彭老师的讲解非常必要,他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又有了提升,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整个陶瓷史。对于具体的作品、发展的脉络,不再是混乱无头绪的知识堆积,而是真实有条理的知识储备。

不过,一堂再优秀的课,也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像彭老师的第二课,我认为如果再安排一些学生谈谈自己上一堂课的收获和见解,可能就会与上一堂课更紧密结合,并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课时三:

地点:学校计算机房

彭老师要求学生自发组成三个小组,确立研究的课题,分头收集资料,彭老师还提供了网址:http//junci.home.省略,以及《中国陶瓷》、《图说中国陶瓷史》、《古陶瓷鉴识》、《中国陶瓷论纲》、《美的历程》、《中国陶瓷鉴定与欣赏》等书籍供学生查找资料和研究。

评论:彭老师这个主意很好,事实上这就是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彭老师把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很值得大家学习的教学策略。不过,我与彭老师有不同的见解,如他让学生自己确立研究课题,我感觉对于刚接触中国陶瓷的学生来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容易流于形式。最好的方法是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确定一些学生容易把握的研究课题,如新石器时代陶器的造型,纹饰和地域之间的关系,陶器和早期瓷器之间的异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又细致入微地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些在欣赏陶瓷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箭双雕。

课时四:

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

经过一阶段的收集、准备和研究,三个小组各自都完成了研究报告,其中第一组研究的课题是《南青北白――隋唐陶瓷风采》;第二组研究的课题是《宋代五大名窑》;第三组研究的课题是《明清时期的瓷器》。然后三个小组分别派代表上讲台利用PowerPoint演示研究报告,演讲完后以模拟论文答辩的形式互相提问,遇到观点不一致处,相互辩论。

最后,彭老师进行总结,并要求将研究中碰到的问题或同学中辩论的问题记录下来,继续查找资料进行研究。

评论:各组同学将研究成果互相进行交流,不仅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而且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师生共同学习、分享成果的过程,把收集研究的成果展现给其他同学,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老师,内心的喜悦都是不言而喻的。

我认为学生提交的论文,似乎选题太大。这就提醒老师在学生选题方面加以启发、引导,对于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彭老师上课的模式,给了我极大的启发,那就是“教无定法”,只要能够激发起学生上课的激情和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应该大胆采用。

对比彭老师的课,我自觉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开拓。有时候我突发奇想,如果我们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善于学习、思考、研究,那么,高中美术欣赏课自然会更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2005,(3).

上一篇:和谐课堂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下一篇:中职学校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