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的文化探微

时间:2022-09-13 07:51:09

“两型社会”的文化探微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如儒家的人本思想、“和”文化;道家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尚俭戒奢的传统美德;生态环伦理中提出的仁民爱物、善待生命,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等等,对建设两型社会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为可贵的是,中国古代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念――所有这些都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极富启迪意义的思考。

一、 人本思想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本思想。《周易》把儒家的天人观进行了明确阐述,把天、地、人并列为三才,立天、立地和立人之道三者并行不悖。《尚书》则把人视为万物之灵:“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孔子曾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老子把人列为“四大”之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人就被赋予了崇高的主体地位,是天地之间的价值中心,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人,虽然既指具有抽象意义的人,但是更多地是指民,指普通百姓、人民群众。《尚书》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仲在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就是立足于“民惟邦本”的文化传统来阐述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儒家的政治理念,对中国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2];邓小平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其核心问题,是人民利益问题;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深刻地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3]由此可见,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5]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就是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这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建设两型社会,最终是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本质。

二、“和”文化

中华民族的“和”文化源远流长。“和”的价值理念,很早就出现在中国最初的古典文献中。《周易・乾》认为:“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西周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意指不同事物的和谐滋生万物繁荣。孔子曾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孟子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地、人这三者的关系当中,人和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

两型社会的建设,现阶段必然要面对许多不和谐的状况,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欠充分、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远未建立、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如果我们能够借鉴中国悠久的“和”文化思想精髓,从容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困难,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诸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礼之用,和为贵”的价值取向,一切以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就一定能够凝聚力量、激发活力,促进文化、宗教、民族、阶层等各个层面的普遍和谐,从而最终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三、 尚俭戒奢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而且是一种大德。儒家把节俭看作与温和、良善、严肃与谦虚并列的五种德目之一:“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认为,与其过分奢侈,不如坚守节俭:“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道家的老子也把节俭当作立身处世的三项基本法则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墨子“贵俭”,不但是节俭思想的提倡者,如提出了节用、节葬甚至非乐等主张,而且是历史上少数身体力行者之一。节俭不仅本身是一种基本德目,更重要的是,它能极大地增进人的德性,加强道德修养。司马光在他的家训中提出:“夫俭则寡欲”、“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诸葛亮告诫他的儿子也强调“俭以养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与“俭”相对立的是“奢”。古代社会家国一体,崇俭必定戒奢、抑奢,对于家庭是这样,国家更是如此。奢侈、浪费最终必然造成整个社会国虚民贫,而其中的本质在于人的欲望的不可抑制和过度扩张。所以,古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人的基本需求是有限的,而人欲望的无穷扩张,势必损害身心健康。曾国藩说:“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正因为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古代不少颇有作为的君主,如汉文帝、唐太宗、明太祖等,都提倡节俭,杜绝奢侈,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建设两型社会,必须把尚俭戒奢作为培养文明风尚、齐家治国的根本。国务院部署在2004年到2006年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工作,无疑让整个社会节约意识不断增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蔚然成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节俭习惯的养成、社会风气的革新,领导者尤其负有重大责任。邓小平曾强调,节约不能搞形式主义,中央和地方都要积极参与:“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克服浪费……今天的问题复杂得很,仅靠几个章程、几个法令、几个办法办事是不行的,要因地制宜……节约也要有积极性,如果没有地方的积极性,就不可能节约,就要发生浪费。”[6]

四、 生态伦理

中国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就是“道”,天地万物都因“道”而生,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后来的思想者更是认为,“天”“人”不仅相通,而且同为一体。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在张载看来,人与万事万物皆为天地所生,两者同为一体,人”之“生生”与“天”之“生生”在“同性”“一体”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共生共存,生生不息。所以,人只要尽己之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能尽物之性,进而能与“天地”并称,加入到“生生不息”的“天地之化育”这一宏伟浩大的宇宙生化当中去,“人道”与“天道”共同繁荣滋长,那么,“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一定会呼之欲出。

(二)仁民爱物。程颐曾说:“生之性便是仁也。”朱熹也说:“仁是天地之生气。”儒家不仅强调“仁”,而且还把“仁”从人的自身逐渐扩展到至亲、他人直至天地万物等更为广阔的世界。孔子提倡仁爱,特别表现在善待动物上,如“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等,无不表明他着眼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和谐相处。中国古代,在具体制度层面上对如何珍惜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有许多具体而细致的规定―――这些行为规范即人们通称的“时禁”。

(三)道法自然。老子认为,域中四大,“自然”最为根本,是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就是自然之道,是天地和人都必须遵循的自然之道。在这里,老子既看到了人的高贵的一面,能够充分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有限性。天与人不是主宰和被主宰、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主体和客体、有限性和无限性相互融合、贯通的关系。宇宙万物与人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又应该各顺其情,各尽其性。道家追求的是因循自然、遵循天道的生活,道法自然的最佳体现是“无为”,至少也是不要“妄为”。在道家的眼里,让鸟儿飞翔在蓝天,让鱼儿畅游在水里,以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而不是以人的方式去想象自然―――“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就能达到“圣人无为”的理想境界。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深厚、丰富的思想资源,从而为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变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考,但我们也不能过于片面化、绝对化。如生态文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战略选择,与中国传统天人观一脉相承,但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等同于生态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

[1] [2]《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1094页。

[3] 《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4] [5]《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2008年版,第2、22―23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7页。

上一篇:加强新时期高校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