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气”与“韵”

时间:2022-09-13 07:07:23

中国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气”与“韵”

摘要:中国汉唐古典舞是以中国汉代、唐代精神和艺术气质为审美主干,以汉、唐为代表的乐舞文化传统和明、清以来发展成熟的戏曲舞蹈形式为支点,而创建的中国古典舞学派。汉唐古典舞作品中的“气韵”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气韵”在汉唐古典舞作品中不仅体现的是舞蹈作品的风格、韵味,还反映了舞蹈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就是说“气”与“韵”在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运用足以决定作品所能够达到的境界。

关键词:气韵;汉唐古典舞;《相和歌》;《楚腰》;《谢公屐》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89-2

一、中国古代之“气韵观”

(一)“气者,身之充也”

“气”是中国古代美学观念中具有多义性的一个概念,大约产生于西周时期。管子最早提出了气是宇宙间万物的本源,“有气则生, 无气则死, 生者以其气”(《管子・枢言》)。庄子曰: 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故通天下气耳(《庄子・知北游》)。荀子则在此基础上, 把万物的产生归结为阴阳二气的交合:“ 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王制》)。而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则认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 分为阴阳, 判为四时, 列为五行”(《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他还将春夏秋冬的变化说成是气的喜怒哀乐的表现。①直至今日, 韩国的国旗用的仍是太极、八卦图案,在一般的场合中,太极、八卦也几乎成为一种标志,可见太极文化影响的深远。朝鲜著名的“朱子”(朱熹) 学者李退溪曾这样解释:“至于气也, 则始有阴阳对立之象, 而互为其根”。这一观点则与先秦道家思想的“太极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的观点相一致。而“阴阳分, 而有顺戾明暗之难齐; 五行具, 而有多寡纯杂不一。以难齐之气, 不一之运, 纷纶交错, 升降往来于两间, 或相制胜, 或相违背, 或相喜悦,或相攻夺, 千变万化而成造化之功夫”②的论述也阐明了阴阳五行之气的不同组合产生万物的原理。其观点与太极“阴阳五行”之说又是如出一辙。

所以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 分为阴阳, 判为四时, 列为五行”。“气”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得以统一的基础,是一切生命得以产生的原动力,是一切生命得以维系的基本条件。

舞蹈中的“气”,狭义上我们指的是呼吸。在舞蹈律动中,呼吸有长气、短气、提气、含气、憋气、顿气等方式, 舞蹈可在气息的运用中,产生不同的舞蹈造型、韵律风格,能够熟练地运用“气”,也可提高自身的表现能力,促进舞蹈技艺的完善。

(二)“韵,和也”

“韵”,最早见于曹植的《白鹤赋》中:“聆雅琴之清韵”。在这里,“韵”同“均”,表示调高。《广雅》曰:“韵,和也。”,指的是声音调和。蔡邕《琴赋》中“繁弦既折,雅韵乃扬”中的“韵”是声音谐美的意思。随着演变,“韵”的含义扩展到音乐以外,形容人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如气韵、风韵、姿韵等。北宋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其中“韵”已包含了内外美的统一、谐和的意思。

“韵”就舞蹈艺术而言, 是在气息运用后所形成的一种风格和情感。“韵”本身与节奏、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借助有限形态传达出的无尽蕴味。

(三)“气韵生动”

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论,可以直接追溯到《周易》。《周易》中的阴、阳观念是对宇宙万物普遍秩序的一种反映,自然也可以解释审美和艺术现象。“气韵”以强调内在的生命节奏而使对象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谢赫定义了美术“ 六法”,将“气韵生动”定义为六法之首,意为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气韵”能够被人亲身感知,不同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强调一种“余音绕梁”之感,还强调律动之美。

“气韵”反映在舞蹈中,同样具有这几种气质。由于舞蹈既是人体又是时间艺术,综合来看,是一种时空艺术,所以“气韵”在舞蹈中不仅能够体现舞蹈作品的风格、韵味,还能够反映舞蹈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是人心理上的一种内在意识,而这种内在意识也是舞蹈表演者特有的思维现象。

二、中国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气韵”

孙颖老师创立的汉唐古典舞,从戏曲舞蹈入手,遵循古诗、古词、绘画、建筑以及出土文物中的舞蹈形象、唐诗宋词的舞姿记载、岩石壁画的生动形态,成就了汉唐古典舞独特的气韵。

《相和歌》是以汉代的《盘鼓舞》为基本素材创作的汉唐古典舞剧目。张衡的《南都赋》和傅毅的《舞赋》都曾对《盘鼓舞》作了生动的描述。在这些史料中我们了解到《盘鼓舞》的气韵主要体现在舞者腾踏于盘鼓之上、回旋于盘鼓之间的各种技巧,轻如燕,翔如鸟,体如尘,资如仙。其手靡足跌,点急似雨;深躯肢体,腰柔似折。③既轻急又顿挫,既刚劲又舒展,形成了古拙与新巧、厚重与轻柔相互对立统一的审美形态,但总体的气韵是朴拙厚重的。《相和歌》便是在鼓点的腾踏中体现出了汉代舞蹈的气韵。在“气”的运用上,虽有上腾的意向,但由于“气”的滞留,一只腿却急于跨跳到另外一只鼓上,这种下落的运动趋势,使上腾的力量转化为水平的力量,气与力的抗衡中强化了重心向下的作用,使动作“在轻捷中显顿促、于舒展中见凝重”。展现了气势厚重、古朴柔美具有内在张力的汉代舞蹈气韵。

《楚腰》展现了古代楚地舞蹈的形态与风格。《韩非子・二柄》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楚腰”便产生于此,特指女子细腰,所以“细腰”也成为了“楚舞”的基本体态特征。杨炎《赠薛瑶英》诗曰:“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因此在《楚腰》这一作品中,运用了屏气,由“气”来形成腰的“韵”,从而形成“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这一楚舞的气韵,塑造出了“身姿后仰,长袖缭绕,细腰轻折,体态柔美”的舞姿形象,与汉乐府记载的“亢袖起舞,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连臂踏地”的形象描述如出一辙。

三、中国汉唐古典舞剧目之气韵审美风格

中国古代美学形成的“气韵”范畴,与古代人的生命状态、社会实践以及世俗风气有着多层次的联系。舞蹈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必然也深受社会变革的影响。与“气韵”这一概念所产生的变化相同,舞蹈的气韵也随之变化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体极度动荡,人们寄希望于宗教,达官贵族把玩人生,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在一股玄学风气的熏染下,出现了“气之动物……形诸舞咏”的理论,而这一理论又是基于秦汉“气”论的基础之上的,于是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气”的最初认识,开始转向艺术品评及欣赏领域。如汉唐古典舞作品《谢公屐》,孙颖老师曾说: “这个舞蹈作品是为了表达文人们的潇洒轻灵与狂放不羁。”而这个作品是基于何种气韵能够表达出这种“潇洒轻灵与狂放不羁”呢?“谢公屐”指谢灵运(385年―433年,著名山水诗人)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便于走山路。在这段舞蹈的开头,专门讲述《谢公屐》里面的这双鞋子:历史上说,谢灵运曾经发明了一种活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给旅游活动带来了极大方便。当时人们争相效仿。李白有诗曰,“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魏晋南北朝的名士风度影响到哲学、文学以及社会思潮;文人风骨对中华民族精神气概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脊梁的作用。有感于此,谢公屐这个历史典故,参考了古代上层社会文人雅士中“以舞相属”的社交舞蹈,着意表现文人雅士的形象气质,潇洒轻灵和狂放不羁的风度。借助“谢公屐”这一主题,自然便表现出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气韵,而这种舞蹈的气韵正是来自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放浪不羁、孤高自傲、落拓自然、任性使情”的精神气韵。

因此,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气韵审美风格集中体现的是古代某一时期特有的艺术审美风格,如汉代的古朴、魏晋的任性使情、唐代的磅礴大气。但总等等来说,汉唐古典舞剧目,具有鲜明的舞蹈艺术特点的气韵之美,它追求和反映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韵审美风格。

四、结语

“气韵”这一概念作为中国古典舞蹈审美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运用尤为重要。“气韵生动”,由“气”生“韵”,所以在特别注重表现古代精神气韵的汉唐古典舞中,“气韵”可以成为衡量一部汉唐古典舞剧目的标准,对汉唐古典舞作品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气”与“韵”在汉唐古典舞剧目中的运用足以决定艺术作品所能够达到的境界。集中体现古代艺术审美风格的汉唐古典舞剧目气韵的审美风格,应该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入手,深入“气”与“韵”在剧目中的运用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下,产生出具有独特形式与审美韵味的作品,使汉唐古典舞体系得到逐渐的完备、剧目作品不断丰富、风格表演更加纯熟,从而使汉唐古典舞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5.

[2]孙颖,周志强.静悄悄的舞蹈革命[J].艺术评论,2005,(12).

[3]隆荫陪,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钟跃英.气韵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向开明.朝鲜民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气韵”之比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6]悬雨.“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解析汉唐古典舞《谢公屐》的审美空间与文化气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1).

[7]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 哲学宗教卷) [M] . 长春: 长春出版社, 1993.

[8]鲁学海. 太极图和天命图[M] . 延吉: 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刘千业,女,山东青岛人,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学。

上一篇:大力营造德育课程教学的诗意性品质 下一篇:中国粗粮的创新营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