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应对挫折(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受挫力的研究之一)

时间:2022-09-13 06:53:36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应对挫折(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受挫力的研究之一)

受挫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承受困境、挫折的能力。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谓“挫折”,就是当人们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遭遇种种干扰和障碍,致使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挫折在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只是表现不同而已,处在身心发育时期的中学生表现尤为明显。当代的中学生很多都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的脆弱的“蛋壳心理”。一旦遇到挫折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因此,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对平果县第二中学高中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据调查,平果县第二中学高二学生的心理挫折问题主要存在四个方面:(1)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不能考取理想学校;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等。(2)人际关系方面。不受老师喜爱,经常受到批评;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讽刺;交不到可以讲心里话的朋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亲子关系不良等。(3)兴趣、愿望方面。自己的兴趣得不到成人的支持,而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或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等。(4)自我尊重方面。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常受到轻视和委屈;自认为多方面表现都很好而未评上“三好生”、未选上班干部;个性、学习成绩都不如别人等。

究其原因,影响中学生学习的受挫折能力的因素有:(1)生理条件。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较之体弱多病有生理缺陷的人更能抵制挫折。(2)挫折经验。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人较之知识贫乏、生活安逸的人更能抵制挫折。(3)个性特点。开朗豁达、意志坚定的人更能适应挫折。(4)抱负水平。希望值过高的人容易遭受挫折打击。(5)心理准备。预先想到可能会出现挫折,心理早有准备,当遇到挫折时,更能承受。(6)主观判断。能对挫折作出客观评价、正确归因,就能恰当地应对挫折。我们虽然不能杜绝挫折的产生,但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去积极地应对挫折,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

让学生学会处理挫折的方法,学会珍惜生命。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挫折。方法如下:(1)善于进行自我开导和排解。在挫折面前,学生要清醒的认识到所谓的“一帆风顺”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人生在世,遇到一点挫折不足为奇。建议学生采用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要正确对待挫折,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志者事竟成”等等。(2)调整期望,增强信心。中学生受挫,常常是因为对自己期望太高,对实现理想足以,结果往往由于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达不到期望值,就产生受挫感。即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引导学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要逐个目标去实现。每实现一个目标,他们就会有成就感,心情就会越来越愉快,学习起来就越有信心。(3)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主动排除不良情绪。当忧愁、烦闷、苦恼的时候,可以到球场去“冲锋陷阵”,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音乐、放声歌唱中去。或者是一个人到空旷的地方大喊大叫,甚至痛哭一场,使不良情绪得到排解、消除。(4)寻找补偿与升华。当目标受挫,遭到打击时,可以找另一方面的成功来补偿自己。“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修列兵法。”以此引导学生不要因为受挫而意志消沉,应该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学习成绩实在不行,就审视自己在音乐、体育或其他方面是否有特长,努力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另外,遭遇挫折时,也可将痛苦、忧愁等不良情绪,转化到积极而有益的行动中去,以达到“升华”。例如,与其考试成绩差以后情绪低落,不如“吃一堑,长一智”,振作精神,总结自己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奋起直追,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这就是升华的表现。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应对挫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创新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的突破能力、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一,创设自由氛围,重视学生个性、独立性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一个个富有个性和特长、品德高尚的学生,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理自由的空间和心理安全的氛围。因为创造性的灵感总是在主体迷恋、执著、充分自由的状态下萌发出来的,自由是创造的温床,不可想象,一个中学生在既定思想的束缚下,在时常提防批评受猜疑的环境中,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展创造性的活动。

如近年来颇受欢迎的课题讨论教学法,它突破传统教学的藩篱,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由信息单向传递转变为主体化传递,带来教学效果的优化;课堂讨论又会使各种思想发生碰撞,可以迸发出更多的新观点、新看法,并使师生的情感、心灵与整个教学程序和谐共振。

另外,还可以创设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课外环境,组织文学兴趣小组,模拟记者招待会、法庭智力竞赛与社会调查活动等,通过各学科的整合,课堂上开展综合活动课,都会大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中,应把学生视作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突出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探索精神、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这就要求老师转变观念,把自己视作“导演”,由原先的演绎知识的“演员”转变为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导演”,要对知识的重、难点和来龙去脉吃深、吃透,并要摸清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其思想的差异性,恰到好处的兼顾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接受能力,让课堂上的每个“演员”开动脑筋,主动去表演,并且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感悟、去思考、去钻研、去实践,摸索知识的奥秘。对于学生的见解和看法,不要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以免挫伤被否定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情绪,教师也不要在学生答案不着边际时急于出面代替,而是适当地给予鼓励、启发、引导,让学生品尝找出正确答案的愉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上一篇:一线授权怎么做 下一篇:垂直电商:踌躇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