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听后“三悟”

时间:2022-09-11 02:59:46

公开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听后“三悟”

前不久,笔者听一位年轻教师上公开课,赏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节写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节写长夜沾湿的凄苦,第四节写期盼广厦的美好愿望。前三节是写实式的叙事,述说自己的痛苦,情感含蓄压抑,最后一节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国忧民之情,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最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韵律的跌宕,情绪的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甫诗“沉郁顿挫”的特点,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襟。

笔者发现,教者在引导学生赏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对原先的教学设计作了三次较大的变动,笔者由此产生了三点感悟。

第一变:对“盗贼”的解读。诗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的理解颇有难度,作为一个心忧天下、始终将自己关注的目光投在社稷百姓的身上,充满悲悯情怀的伟大诗人,把小孩子称为“盗贼”绝对不是本意,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在当时穷困潦倒的处境下心中的愤懑而已。杜甫与其说生孩子的气,倒不如说是在生社会的气,是动荡的社会造成了百姓的贫困和灾难。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为大风刮走茅草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茅草。这一切,都是为结尾作铺垫。在研读这一句时,教者请三个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都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于是变通形式,设计了三个问题作比较性阅读:第一问,同样是骂“贼”,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克拉丽丝骂于勒“这个贼”时,带着什么情感?学生回答,是于勒变为穷光蛋这一事实击碎了她多年美梦后失望、怨恨之情的爆发,是旧仇新恨交织在一起的发泄。第二问,在《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在“讨贼兴复之效”一句中,为什么称曹操为“贼”?学生也知道,在诸葛亮的眼中,曹操是谋取汉室的奸贼,诸葛亮称之为贼,是为了激发后主刘禅的同仇敌恺之气。第三问,杜甫称顽童为贼,也是带着同样的仇恨吗?学生经过比较终于发现了杜甫此时心中的纠结与无奈。

这一教学环节的变动给了我这样的感悟:要突破教学的难点,就要善于给学生一个台阶,这个台阶最好运用旧知来搭建,因为这样会真正获得“温故知新”的效果。

第二变:对第三节的探究。这首诗的前三节在叙事中一直隐含着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在赏读一、二两节时,教者都是要求学生说出诗人当时的情感。到第三节时,也许是觉得如果改变一下探究形式可能会使课堂富有灵动感,于是改变预先的设计,要求学生用杜甫的口吻,采用第一人称,用补白的形式描写诗人此时的内心活动。下面选取的一则练笔证明这种变动是颇有成效的。

秋夜啊,你为什么如此漫长?

还好,风停了。天上聚集了那么厚的乌云,千万别再下雨了,要是下雨的话,正好验证了那句古语:“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会的,我杜甫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从未做过亏心之事,上天一定会庇护我的。老天爷知道,即使不下雨,我那冰冷如铁的被子、我那破旧不堪的被子、我那面目全非的被子,怎么能裹着我们一家老小度过这漫漫长夜!我知道,这天就像这世道一样,你怕发生事情它偏偏就会发生,这雨还是哗哗地来了。下吧,随你的便吧!安史之乱以来,这凄风苦雨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这么多年以来,我睡过几个安稳觉呢?我们一家老小几时能一起做幸福的美梦呢?老百姓这么多年来有几家能享受幸福的夜晚呢?

这一教学环节的变动给我的感悟:“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同样如此。要想语文课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就不能墨守陈规、亦步亦趋,而应当另辟蹊径、相机诱导。

第三变:三、四两节之间的过渡。这首诗的前三节是铺垫,高潮部分在第四节。怎样从前三节叙事的赏析过渡到第四节对主旨的挖掘呢?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教者的过渡语是这样的:诗人杜甫是不是仅仅为自己一家被风吹雨淋而担忧?从前面学生的补白中不难发现,这样的提问是多么肤浅生硬。显然,教者在教学中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重新进行了设计: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具有“圣人情怀”,这种“圣人情怀”在本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请大家结合诗歌的最后一节作具体的说明。毫无疑问,在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对诗歌主旨的提炼会水到渠成。

这一教学环节的变动给我的感悟:智慧课堂离不开智慧的提问,智慧的提问应当创设尺水兴波的情境,引领学生向思维的深水区漫游,向文本的精妙处进发。

上一篇: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