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与诗歌艺术的联系

时间:2022-09-11 02:54:48

音乐艺术与诗歌艺术的联系

摘 要:作为两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音乐艺术与诗歌艺术有着共同的特征又有各自的独特之处,在时代的发展中二者经历了结合到分离。本文从艺术研究三个基础的角度,即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功效三个方面论证了二者的似与不似,以期二者能够更好的融合产生新的艺术形式,抑或发挥各自独特之处产生更多杰作。

关键词:起源;作用;风格;教化价值;认知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116-01

一、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二者起源与作用的联系

从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来看,诗乐舞三位一体这种古老艺术形式的存在,以及《诗经》作为我国古代人民以乐和诗描绘生活、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段,都揭示了音乐与诗歌作为多元的艺术使命——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观情感。很早人们就对音乐和情感的共同性上产生了微妙的感知,而诗歌中也多呈现“有我之境”,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是作者缘情写景而又情景交融。

就音乐和诗歌二者来说,音乐的作用更多在于表现情感,因为其生动性、普及性、直接性更强,而诗歌的长处和作用在于能够传达深刻的思想内涵,表现情感的主观倾向性。中国古琴曲《流水》生动的用声音描绘了涓涓细流与奔腾江河,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更多的表现审美情感;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因事及里,绝不停留在抒情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哲理思辨,表现了其朴素的辩证思想。由此可见,二者从远古发展至现在,作用已有了深刻的变化。

二、从艺术作品角度来看,二者风格特性以及形式内容的联系

音乐艺术和诗歌艺术作为起源最早的两种艺术形式,其风格具有非常多样的特点。二者都可以表现优美、悲怆、豪放、清丽等风格,但就各自门类下的具体种类来说,所表现的风格又不尽相同。就古典音乐艺术而言,古典风格讲求艺术形式完美严谨,浪漫风格更重表现主观个性情感、追求激情,民族风格更重民族特色,印象风格强调音乐对一瞬间形象与感情的忠实表达;诗歌艺术有更具体的划分,就唐诗而言,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在于其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咏物诗托物言志、情生于象外,边塞诗豪迈悲壮也不乏有清丽婉约之风。再从二者作品形象特性来讲,由于音乐艺术需要一度创作和二度表演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即使是同一部音乐作品,不同媒介的表现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小提琴演奏的《梁祝》和用口哨吹出来则审美感受有所区别,甚至相同音乐作品由不同艺术家的演奏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因此说二度创作的音乐艺术区别于一度创作即完成的诗歌艺术。再者一个不同是,音乐艺术由于反映现实生活的间接性和特殊性,所以并不具有差异明显的时代特色,相反诗歌艺术由于受到社会影响非常大,常成为时代的传声筒,具有很强的时代变迁性。

从音乐与诗歌艺术作品表现的形式内容来看,二者也存在着共性与特性。在作品的格式结构上,音乐艺术中最具综合气质的交响乐与诗歌中集大成者的唐诗宋词就有很多共性。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它的四章节有着严格的规定。而唐诗宋词也有严格的格律与平仄要求,其中兼具赋比兴手法。

三、从艺术功效角度来看,二者教化作用上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教育观中,很早孔子就提出了六艺之说——礼乐射御书数,这其中音乐艺术和诗歌艺术都包含其中,这说明二者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

音乐艺术的教化价值很早就被国人认识到,认为音乐具有移风易俗的积极道德教化作用,以大而化之的力量改善人心;西方对音乐的重要价值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就提出了,音乐具有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的作用。再来看诗歌的价值,孔子很早就将诗歌用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他对《诗经》尤其看重,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所以他以诗经的周正无邪来完成他对社会的教化作用;西方的诗歌经典《荷马史诗》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社会人文认识价值,更是肯定了人的价值,激励人们热爱生命、永不妥协。在提高人类审美文化和推动社会精神物质文明进步中,音乐艺术和诗歌艺术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相较而言,音乐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形式,其普适性更强,寓教于乐,以情感人,歌德曾说:“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而诗歌,则需要一定的文化和审美积累。

四、结语

音乐与诗歌都是带有结构感和韵律感的艺术,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诗人追求有音乐感的诗词,乐人追求音乐有诗歌版的丰满内涵。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在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不能成就很好的诗说,在灵魂中没有诗情的人,也决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家。希望在认识和理解音乐与诗歌艺术的异同中,更好获得艺术美。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8-79.

[2]陈望衡.中国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7.

上一篇: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浅谈世界合唱比赛中带给我国合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