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教育要寻求创新

时间:2022-09-10 11:43:43

服装教育要寻求创新

摘要: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培养一支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服装人才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在欧美服装院校普遍开设服装产业运营作为本科教育的基本课程,因此我国服装院校开设服装产业与市场课程十分必要。作者在多年的服装商品学课程的教学中一直参照欧美主流课程体系,弱化技术因素,强化经营因素,并加入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得到目前的本课程的结构。本课程以服装特有的经营特点为主线,涵盖从产业到企业,从生产特征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是关于服装经营的综合课程。

关键词:服装运营 服装产业 课程开设

服装产业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相结合的全球性产业,其总体规模庞大且结构分散,是全球重要工业之一。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强化,加工能力的转移和区域间的结构性调整将更快和更错综复杂。知识经济的不断扩张将成为新世纪世界纺织服装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结构调整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开设服装产业与市场课程的必要性

中国纺织服装业已成为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全球工厂,拥有庞大的产能,中国纺织工业的年加工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总产能的四分之一。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几乎覆盖了国际消费市场的各个层面,中国在事实上成了世界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全球纺织采购中心,市场份额从1980年的4.62%,增长到2003年的17%,自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服装生产和服装出口国。

随着服装业的迅速发展,服装在人们生活中占有的分量越来越重,服装院校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服装院校的专业设置虽然经过不断调整,已经逐渐合理,但是依然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主要问题是多数管理类课程是通用课程,也就是无论什么院校、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学一样的教程,服装院校的特色体现得不充分。

21世纪初的10年是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配额取消、特别保障措施甚嚣尘上和自由贸易区盛行的今天,培养一支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服装人才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服装产业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如何从数量增长模式向高附加值的内涵扩张模式转化是目前我国服装产业面临的重大命题。命题的攻克,需要有效的服装产业与市场理论支持。我们在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培训的基础上,融合通用产业经济学以及各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学术思想,以国内外服装产业发展和服装企业管理经营实践为素材,撰写了“服装产业与市场”课程体系,希望能为我国的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国外服装经营管理课程开设情况

产业发展,需要不断的优秀专业人才的加入,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服装产业人才的塑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法国爱斯摩服服装设计学校、巴黎服装公立学校、纽约时装学校、东京文化服装学院、伦敦的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等都是国际知名的时装设计院校。这些设计院校各具专长,有独特的教育方式,一流的师资和教育水平,成为孕育时装设计大师的摇篮。

服装市场不但需要设计人才,还需要一流的管理与操作人才。香港理工大学纺织与制衣学系培养服装专业人才,成为全港服装人才的输送地。销售管理专业是纽约时装学院中与时装设计专业并重的重点专业。伦敦服装学院,除了时装设计、缝纫制作、电脑设计、表演服饰与化装、摄影等与设计艺术相关的课程外,服装管理专业(包括服装市场学、服装零售学、服装管理学等)和服装推广专业(包括时装新闻与宣传、公共关系、广播设备等)也是服装的重要专业。法国时装学院是培养高级设计、管理和营销综合人才的一流学校,是法国唯一一所可以授予时装专业方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因此,服装市场与销售的管理课程是服装院校必不可少的专业。

美国纺织服装工程和纺织服装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是服装产业运营学,公认的优秀教材是Inside the Fashion Business。Inside the Fashion Business是美国著名出版公司Prentice―Hall出版的高校教材,为美国高校纺织服装管理专业普遍采用,是公认的“迄今关于服装产业最综合的权威教材”(引自英文版说明)。自八十年代第一版面世,至今已再版多次,2003年最新的第七版业已出版发行。

该书作者凯蒂・G・迪克森博士是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纺织服装管理系教授、系主任,是国际纺织服装学会(ITAA)的会员、主席,同时在多家著名的服装公司和委员会任职。迪克森博士论著颇丰,并多次受邀在国外做学术报告,主要著作包括《纺织服装业的全球化》、《美国工业与贸易概论》等,此外,还获得过ITAA授予的“年度杰出教育家”称号,被称做纺织领域“十大领袖”之一。

该书共有十一章,分别为服装经营概述,流行原理,消费者研究,服装材料,女装业与童装业,男装业,服饰业,全球化的服装产业,其他国家的服装生产,服装零售,服装关联产业等十一章,涵盖了服装产业的各个方面和服装经营特点,学生学习之后一定会对服装产业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三、服装产业与市场的理论框架

服装产业与市场以服装产品特有的经营特点为主线,涵盖从产业到企业再到产品,从生产到营销及贸易的各个方面,是全面介绍服装产业运营全貌的综合课程。本课程共十章内容,分别为全球化的服装产业、服装产业的外部经济性、服装流行、服装消费研究、服装品牌、服装设计与开发、服装零售、服装整合传播、服装国际贸易、服装关联产业。

第一章全球化的服装产业概述了全球化中的服装产业发展与世界生产贸易格局以及相应的经济理论。

第二章依然从产业的视角来讨论一个新的课题:供应链管理思想和快速反应实践。

第三章到第七章从企业管理的层面展开。

服装经营的始点和中心都是消费者,第三章消费者研究力图揭示服装消费的特征,其中偏好分析十分必要,而自我观念在服装消费特有的特征必须把握。

流行是服装产品更新的重要原理,第四章流行采用理论论述流行是怎样在人群中传播与推广的。

品牌是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把握终端市场的有力工具,是展开服装经营策略的载体。品牌运作的规律在第五章中充分阐述。

设计是服装产业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第六章服装设计师主要阐述了服装设计在服装经营中的重要地位,设计师的培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服装销售主要依靠各种零售业态与手段,第七章服装零售探讨了服装零售的现状,并对最新发展动向进行了阐述。

服装的推介活动主要是通过视觉手段、广告服装表演和会展进行的,这些内容在第八章服装沟通详细阐述。

中国的服装产业对外依存度很高,60%的产量是用以出口,所以应该了解相关贸易协议。第九章服装对外贸易重点介绍了对世界贸易秩序有重大影响的多种纤维协定、纺织品服装协定和发达国家最新的设限措施特别保障措施,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对两地服装产业影响也在本章得以阐述。

服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关联产业的支持,第十章服装关联产业介绍了服饰产品经营、信息咨询、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服装产业的有机构成部分。

四、服装产业与市场全新的特点

1. 以服装产品的经济特征为主线

本课程围绕服装的经营特点来构建,所有论述全部结合服装企业的具体运作展开,体现服装经营的特有规律。国内同类课程一般是在通用管理学或通用营销等课程体系加入服装的内容。

2. 体现学科最新动态

探讨了服装经营中一些最新课题:全球化、快速反应系统、消费者自我观念、消费者采用理论、品牌代言人、特别保障措施、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虚拟经营等等。

3. 理论与实务的平衡

具有国内外企业的实务案例,维持了理论与实务的平衡,穿插了许多实例来说明重要的概念与原理。

4. 命题广泛

体现服装产业链长的特点,不但有企业内部的经营还有上下游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不但有国内经营,还有对外贸易,以及全球一体化;不但有服装,还有关联产业。

服装产业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生产相结合的全球性产业,这一领域富有创造力,充满挑战,并且瞬息万变,此课程正是适应产业的特性,通过系统地阅读与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服装产业的革新与挑战。

上一篇:论传统武术的产业化 下一篇:延安精神的现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