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方式三大调整

时间:2022-09-10 10:55:09

理财方式三大调整

历经楼市调控 饱尝“熊”市煎熬

2012年对于中国的投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年头。股市“熊”冠全球,让股民饱尝了煎熬的味道;楼市限购限贷,房价被人为地限制在了一个涨跌两难的位置上;就连前几年牛气冲天的黄金,也露出了疲态,尽管美国再度开启印钞机,也没能让金价创出新高。在经历了2012年的种种不如意之后,2013年,我们的理财之路又该咋走?在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下,我们同样需要在理财策略上做一些调整。

调整一:由等待大机会到寻找小机会

以往,我们更多的是鼓励大家等待大机会,因为很多人会为了追求小机会而错过了大机会。然而,2013年我们或许要改一改这种做法,因为2013年很可能与2012年类似,缺少大的投资性机会。

虽然股市已经连续3年下跌,估值水平也低于不少发达股市,但受大小非减持、新股发行源源不断以及业绩预期不佳等因素的影响,股市全面走牛的基础尚不存在。况且,大牛市行情的出现需要有领涨板块,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未完成时,新的领涨板块难以形成,决定了大牛市到来的时机还不成熟。不过,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连续下跌3年的情况,更不用说连续下跌4年了。从2009年到2012年,股市已经连跌3年了,单从否极泰来的角度分析,2013年出现一波反弹行情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出现大机会的可能性不高,但能抓住小反弹行情,也能增加一部分财产性收入。

在楼市方面,由于近期房价重又回到上升轨道中来,预计2013年的调控政策不太会放松。房价虽然会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有所上涨,但涨幅会比较有限。对于投资客来说,房贷利率、首付比例以及交易成本较高,在房价涨幅有限的情况下,投资房产很难在短时间内赚到钱。而对刚需购房者而言,在投资性需求被挤出市场后,市场的供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购房者可以相对从容地进行选房和购房。特别是首次购房者,最好抓住这样的机会,在自己财力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用足房贷政策,购买一套总价相对高一些的房产,实现自己的购房梦。若是运气好,有的开发商会因资金链的问题打折促销,这样的机会更不要放过。另外,首套房贷利率优惠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能贷到8.5折以下的房贷,也可以节约大笔的利息支出。

调整二:由追求高收益到追求稳定收益

在今年的第十届上海理财博览会上,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大受欢迎,风险收益类产品乏人问津。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信托产品,都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特别是收益更加稳定、风险更低的银行理财产品,还出现了预约抢购的情况。

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有关,也与人们对财富的认识有关。与2008年前相比,全球经济普遍处于调整阶段,欧债危机没完没了、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也处于结构调整之中。既然经济上无法出现高增长,投资上自然要谨慎一点。因此,全球的投资者都降低了风险偏好,使得固定收益类产品颇为流行。而和2010年前相比,相当数量的人通过购房、买股票、买基金等方式,积累了一定财富,保值的需求逐渐上升,也使得固定收益类产品更受青睐。

2013年,固定收益类产品仍将成为理财市场的主角,低风险偏好的人可以继续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等产品。中等风险偏好的人可以尝试分级基金A份额,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获取更高的收益。此外,国债、长期储蓄等也可以纳入到资产组合中去,以获得较高的稳定收益。

调整三:由注重投资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

以往的理财,大家更多的是关注投资,希望资产能够快速增值,这与国内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非常相似。虽然,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钱还没多到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地步,但在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大家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钱该怎么花?

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花钱,如果一味地赚钱,而不知道如何花钱,那么赚钱的意义又何在呢?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如今,国家也在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希望通过拉动内需来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接下来要推出的收入倍增计划、税收改革计划等,都是要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钱来进行消费。但如何消费却是大有学问,比如有的人乘着廉价航空、跟着汇率波动去旅行,将节省下来的旅游费用用于宾馆、购物等方面,既提高了生活的品质,又无需付出昂贵的费用,可谓一举两得。在投资收益难有保证的背景下,省下的就是赚到的,聪明消费也是理财的重要手段之一。

上一篇:最文艺的市场行为 下一篇:爸爸在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