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时间:2022-09-10 08:57:13

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摘要: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本文就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原因和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诚信进行探讨,同时也就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一些希望和建议。

关键字:诚信 大学生 高等院校

古人云:“言而有信,君子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题中之义。然而近几年,弄虚作假的风气在社会上漫延,这股风气也弥漫到了大学校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这种现象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抑制,必将影响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就我们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几年来的经验从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解决的办法等几方面与大家一起思考、探讨: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会对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而且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以及社会的整体发展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1.1学习方面舞弊严重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给学生作报告,学生给他递了一张条子:“朱校长,如果告诉你我们大部分学生都在考试中作过弊,你相信吗?”朱校长回答:“我不相信!我只相信少数人作过弊,因为作弊对个人的学业是没有好处的。”结果引来学生的哄堂大笑。那位同学还说:“实际问题比你们报道的要严重得多。诸如考试作弊、研究中的数据造假、抄袭别人的论文等等现象都很普遍。诚实与守信的价值观已经不是滑坡,而是快要消失了。”

1.2生活方面信用匮乏

相信每个高中生都还记得,莫泊桑的著名小说《项链》里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她将从其富人朋友那借来的一条项链丢失,为了归还,她借巨款买了一条外表一模一样的。此后十年中,她不得不舍弃原本安逸的生活而辛苦劳动,以挣钱还贷,到最后才知道当初借来的项链是廉价品。如果抛开“阶级分析方法”的模式,除掉先入为主的偏见,我们想说:玛蒂尔德是一个实践“诚信”的好榜样。也许大多数中国人根本不会如此认真地对待一个非常普通的、并且是发生在好友之间的无偿借贷关系。很多人都觉得玛蒂尔德这样的行为似乎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她之所以这样做了,是因为她“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但是,如果我们从诚信的角度分析,玛蒂尔德的“悲剧”是由于她自己错误地判定了该项链的价值,从而造成了“悲剧”。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恶意逃交学费、拖欠助学贷款,用虚假资料获得各项困难补助用于奢侈消费的现象非常严重。面对当今国人诚信极度匮乏的现象,若要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寻求找回诚信的办法,那么大力宣传弘扬“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并且号召“向玛蒂尔德学习”,应该不啻为一剂良药。

2、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从客观层面看

(1)社会上不讲诚信之风盛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尚有许多不够健全之处,以致出现一些守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的对一些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再加上道德教育的弱化,一些高等院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导致了德育评价体系和道德教育的缺失,使一些学生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2)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差。制度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公正的制度对于建设良好的学校道德风尚有着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但是,许多高校的教育制度却长期存在着一些偏差,一是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层次不清,序向不明,不能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可行性不足,操作性不强。影响了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和诚信品质的形成。二是学校为求生存和发展,重智育而轻德育,弱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

2.2从主观层面看

(1)思想认识不足。我国从小学开始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偏重于学习文化知识,相对忽视品德修养,不注重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提高。而在日本,诚信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贯穿学生学校生活的始终。

(2)心态浮躁。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人数激增,生源素质却在不断的下降。有些人读书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混文凭,因而在考试、写论文的时候马虎对待,甚至弄虚作假。

(3)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一些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有些毕业生还持“骑驴找马”的观点,从而导致择业违约现象时有发生。

3、加强诚信教育的措施和对策

3.1诚信教育要与校园基础文明建设相结合

高校素质教育强调以德育为首位,首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密切结合学校的基础文明建设,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大学生的文明意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在正面引导和教育上下功夫。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诚实守信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密切关系,牢固树立诚信为本、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

3.2把诚信教育纳入“两课”教育

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诚信教育课程。在大学校园里,诚信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以思想品德修养课等形式进行的,由于大学教育长时期的封闭,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但是近年来学生的信用受到来自银行、用人单位、科研单位、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条件下,诚信教育显得更加具体而紧迫。各级高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有关课程的讲授中。

3.3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试行信用档案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建立诚信的关键是在人和制度之间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即建立一个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同时加强对“诚信”者的奖励、褒扬和对“失信”者的惩罚与贬斥,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

4、思考

在大学校园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从现实问题出发,加强针对性。首先,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关键环节。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必须加快建立以政府信用为关键、经济信用为重点、法制信用为保障、群众道德信用为基础、教育信用为先导的社会信用监督和保障体系,建立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使不诚信者付出必要的代价。其次,要在学校中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讲诚信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总之,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更是立国之基。高等学校作为思想政治建的设主阵地,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培养一代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方德静. 当代大学生诚信及信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J] 读与写杂志,2010.6

[2] 苏荐 当代大学毕业生诚信现状及原因[J]. 成功(教育), 2009,(05)

[3] 尚丹,程亚红,王东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几点思考 [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5

上一篇:浅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