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凝血实验检测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10 08:11:58

影响凝血实验检测的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了影响凝血实验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对应的完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凝血功能障碍诊治的6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凝血检验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弄清影响凝血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为类似实验操作提供必要的参考。结果凝血实验检测不仅与患者自身条件存在关系,也与实验人员的外在操作相互关系着。结论应结合影响凝血实验结果的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检验方式。

【关键词】凝血检验;影响因素;对策;综合操作

凝血检验是对人体血功能进行检测的重要方式,根据凝血功能强弱可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的疾病隐患。但是,由于检验人员及检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凝血实验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进而误导了疾病治疗方案的实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凝血功能障碍诊治的60例患者资料。30例常规手术,5例血栓,10例肝病,15例门诊,对上述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仪器和试剂使用TS6000血凝分析仪和原厂配套试剂,由天津美德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2统计学处理对实验检测所得数据进行验证。

2结果

2.1影响凝血实验检测的因素分析根据实验室操作积累的经验,常见的影响血凝试验的因素包括:受检者状态、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抗凝剂的选择及使用、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的影响,和操作者技术的因素。本次统计如表1。

2.1.1个体状态当被检测者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凝血检测结果与标准值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是影响凝血检测精度的关键因素[1]。例如,剧烈运动或月经期,可使纤溶活性增高。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凝血活性,降低纤溶活性等。

2.1.2标本采集在采集标准过程中未选用合适的器具,进而干扰了凝血指标的分析对比。应使用对凝血因子无激活作用的塑料制品或经硅化的玻璃器皿,且应配有塞子。因为普通玻璃容器可以激活凝血过程,引起血小板释放PF4。处理标本离心过程中切勿去除塞子,敞口试管可使血液中二氧化碳丢失,PH增高,使凝血酶原时间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的结果延长。

2.1.3操作流程实验室人员进行凝血实验过程中,没有按照检验科工作标准程序操作,因人为因素操作失误而干扰了正确的实验结果。此外,实验中所得数据处理的结果不一致,与原先预期的数据方案不协调。

3讨论

3.1凝血检验的医学价值传统医疗方案偏向于资料的积累,多数参照过去凝血功能障碍治疗记录实施处理,这与现代医学研究发展是不相符的。新时期祖国医学对凝血检验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对于出血性疾病诊断医疗有了新的参考。从实际情况看,凝血检验的医学价值包括:

3.1.1指导医疗方案医疗事业不仅关系着社会群体的疾病医治效果,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各种疾病医疗工作存在的难点,必须要制定针对性的专业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2]。凝血检验是从事血液科类疾病研究的综合工作,经过前期大量的实验、检测、对比等环节,能够提高后期临床治疗的服务质量,尽快解决患者存在的异常症状。

3.1.2推动医疗创新医疗技术是解决患者疾病异常的重要措施,依赖于先进的医疗方案,才能为其提供最有效的临床处理方式。实验室是研究疾病医学机理的主要场所,许多微观病理学都是通过医学检验得出结果,并且适用于实际的病情诊断与处理。凝血实验检测对出血性疾病具有深度研究价值,微观上了解凝血功能障碍的规律特点,宏观上对具体疾病处理给予了相关的指导意见。

3.2完善凝血实验检测操作的标准程序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改革进步,对于早期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式有所改进,这些都是未来凝血功能障碍处理的重要参考。为了解决外界因素对凝血功能造成的破坏,应及时编制切实可行的实验检测标准程序,防止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的不利影响。

3.2.1拟定方法所选用的实验检测方法要符合标准,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采取措施,认真执行好各项试验任务。理想的实验方法要求准确性和精密性较好,又简便快速适合常规应用。如测定纤维蛋白原的方法可归为四类:功能测定法、理化测定法、免疫学测定法,可结合实际要制定检验方案[3]。

3.2.2专业培训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更多与凝血检测相关的理论知识,指导其正确地完成任务。操作者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对实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技术熟练者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技术生疏者,应加强上岗培训,不断操练,由生变熟练,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4结论

社会健康普查报告显示,我国凝血功能障碍者的数量明显增加,每年约6.2%的幅度上升,这对于身体机能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危害。完善凝血实验检测工作是医疗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参照影响实验的相关因素,提出可靠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林发全,李明芬.临床医学对出血性疾病研究的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7期.

[2]李美霞.影响凝血实验检测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3]白丽,孟英淑.新时期临床实验工作流程的优化改进[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12期.

上一篇:CT在高血压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层螺旋CT在诊断小儿气道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