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实验室血型血清学质量控制探讨

时间:2022-09-10 01:30:17

临床输血实验室血型血清学质量控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127-02

近年来随着血液的体外保存技术和成分输血的发展,输血已经有法可依,依法管血、依法用血、依法输血、依法治血,并制定了相关法规。为了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血型(b lood groups)鉴定的质量控制是实施安全输血治疗前的保障,必须准确无误检测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及Rh血型。它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与输血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溶血性疾病、法医鉴定及考古等有关。血型血清鉴定的质量控制包括:试剂的质量控制、样本的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质量控制。血型血清鉴定影响因素很多,要求我们每位检验工作者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方法,完善质量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就血型血清学实验室质量控制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1血型血清学实验室目标

输血的原则是安全、有效、及时,其中安全最为重要,这就要求在实验室作出的结果必须正确无误,否则将引起严重后果。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疑难问题。它们存在于供血者的检查、血液采集、血型鉴定、抗体检出和鉴定、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和成分措施、成分单采和置换、输血反应、输血传染病,各类自身抗体检出、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亲子鉴定、骨髓移植等等。有理论、技术上的问题,也有责任心的问题。正确的结果是输血的安全保证。血型血清学实验室质量控制室内质控(IQC)、室间质控(EQA)[1]。

2室内质控

2.1 样本

准确无误的标本是输血工作最关键的一步,这就要求临床在采集样本时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每次只能采集一个人的样本,样本的交接应双方鉴收,样本用完后最少保留在规定的时间内。

2.2 人员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在输血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责任 性差错事故。人是关键。血库应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同志,在核对时应细心、认真、负责(凝集的判断有无、强弱、真假),正确的判读结果报告是输血工作的关键。

2.3 技术方法

精湛的技术是输血工作的保证。开展的项目应齐全,血型鉴定(低板、96孔板、试管法)、交叉配血试验(盐水、PEG、凝聚胺IAT)、抗体筛选和鉴定、产前检查、HDN、服效药等等试验。

2.4 试剂

试剂是输血安全的根本。试剂必须是通过国家批检、认可的试剂,一般情况下应是在有效期内,外观无污染、无沉淀、无溶血、无凝块,特异性、亲和力、效价在规定的范围内。常用试剂备用有:(1)试剂抗血清:抗-A、-AI、-B、-AB、-H、-D、-C、-c、-E、-e、抗-IgG+C3等等。(2)红细胞A细胞、B细胞、A2细胞、Rh阴性细胞、筛选细胞、谱细胞、IgG-致敏细胞。(3)反应的介质有PEG、凝聚胺等[2]。

最常用抗血清要求:

试剂红细胞:

*A细胞:与抗A、抗A1反应4+(与抗B无反应);

*B细胞:与抗B反应4+,与抗A(抗A1无反应);

*筛选谱细胞:2~3份0细胞(尽可能含DCcEe、Kk、Fya,b、Jka,b、Ss、MN、PI、Lea,b抗原等);

*鉴定谱细胞:大于8份0细胞(对常规抗体或混合抗体有明确的反应格局)。

2.5 设备

先进的设备是血型血清学的基础。设备应具备:冰箱、水浴箱、离心机、血浆解冻箱、光学显微镜等。

2.6 环境

血型血清学实验室的合理设置是减少污染、正确操作的基本环节,实验室应设置合理、设备齐全。

上述最重要的是人――样本――方法――试剂――仪器――结果报告。输血报告单应完整,各种记录齐全。

3室间质控

室间质控有国家组织的、有国际组织的等,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此活动的开展可提高血型血清学的实验室质量;避免闭门造车、克服自我感觉良好,提高改进技术。室间质评的形式有多种内容多样(ABO、Rh、抗体筛选、抗体鉴定、交叉配血)培训的方法多种方式、有国家卫生部组织的有各级组织的技术培训,会交流等。

其实提高血型血清学质量控制是输血安全的保证,血型血清学领域要开展的研究还应有:①方法学的改良与革新。研究新的微量、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的定型技术或抗体筛选鉴定技术,尤其是免疫化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②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前瞻性预防、治疗。如ABO以外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③疑难血型的鉴定及合血技术。如自身抗体对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的影响;④血型与疾病的关系。研究新生儿溶血病更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某些疾病(疟疾)与血型 (Duffy)的关系,以及血型血清学技术作为辅助诊断的可能性等;⑤输血对机体特别是免疫功能的影响。如输血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输血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⑥红细胞酶型、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及血清型的研究等[3]。

4建议

搞好血型血清学质量控制工作还应从以下方面:①加强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人员,尤其注意专业人才引进,同时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进修。 同时定期举办血型检验技术高级培训班。②加强血型实验室建设:加强血型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检验试剂的质量控制、 实验程序文件的制定等(有条件的单位可参加实验室认可),同时在血型研究领域加大力度。③多开展血型检验项目:应开展血小板血型、疑难血型鉴定、Rh(-)患者配血等项目。④尽快采用先进、自动化的检验技术与方法:提高检验的工作效率,开展基因检测技术、酶技术的研究应用。⑤加强对检验试剂的质量控制:加强对红细胞试剂、抗体筛查试剂、谱细胞试剂的研发,对血型检验试剂进行临床评估、规范市场,引导试剂的选择使用。⑥规范血型检验程序和检验操作规程: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验。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在检验技术人员、检验项目开展、检验方法技术使用、检验仪器方面比较落后,应重视血型检验,加强血型检验的质量控制,保证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ScottML,Voak D.Detection of acquired B antigen by monoclonal anti-B blood grouping reagents.Transfusion,1997,37(1):103.

[2] Judd WJ.Methods in immunohematology[J].2nd edition.USA:Montgomery Scientific Publications,1994,Ⅶ~Ⅷ,14~15,184~186.

[3] 柯才明,等.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分析与质量控制措施[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05):624.

上一篇:利福平治疗肛周结核病18例 下一篇: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