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对数感的要求和培养

时间:2022-09-10 02:02:11

新课程对数感的要求和培养

中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空间,数字观念的基础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科,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发展数感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课程目标之一,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十分必要的。

一、数感基本知识

初中数学课程标里面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主要概念提了出来,并对它进行说明。所谓数感,就是人们对数和运算的理解,数感是一种主动地、感性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可以帮助我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方法,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质。数感主要表现为“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判断数的大小;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能估计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并对结果作出合理性解释。”

二、数感源自生活,服务于数学

著名荷兰籍数学家、教育家弗雷登塔尔教授提出:“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这就是在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实际经验出发开展教学。”教师提供一些含有数的信息,将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体会这些信息,切实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现实意义,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应用和学生内在知识相似的知识背景下引入充满情趣的生活情景,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及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地去挑战自我,引领自己的求知欲,帮助自己真正理解数学的内涵,并能在内驱力的影响下不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感,在游戏活动中分享数感。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数感的形成是月积日累的一种长期过程,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知识,坚持不懈地培养。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感;在情境教学中发展数感;数感是人对运算的一般理解,在运算中增强数感;在应用中升华数感,把抽象数学知识建立在学生生活真实的背景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亲身感受和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升华数感;在游戏活动中分享数学。

数感不是经验的传授。教师可以借助具体的情境、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观能动地去感受数感、体验数感进而建立数感。让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画一画、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和发展数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是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学习内容。教师不但要理解教材编写人员的意图,而且要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创设现实的数学活动情境,在真实情景中培养学生数感。学习数学知识,只有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再通过自己的体验应用,才能让数学知识深化为一种内在的能力。因为数感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能获得或提升的,因此我们重视客体,让客体在感受、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让数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提升数感,形成敏锐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应加强情境引入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和提升促进,使学生在表达数学思维时拓展能力,丰富自己视野,体会数学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感。数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中无处不活跃着数学。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教师提供一些含有数的信息,将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体会这些信息,切实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现实意义,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数感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知识、儿童生活经验、联系身边有趣的事等等,采用一定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数感培养,把数感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把培养数感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常抓不懈。在课堂上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体验操作、探究提高,并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上一篇:科技活动方案设计 下一篇:关注 评价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