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感想

时间:2022-09-09 06:17:26

【前言】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感想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又如宋代李弥逊的《春日即事》。从字面上看,作者描写的春日环境是幽静凄清的,情绪是低沉的。但对这首诗理解到这个层面上还不够。我们结合一下诗人的生平可以知道,李弥逊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从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他政...

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感想

【摘要】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是一份宝贵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英国诗人安诺德说过:“一时代最完美确切之解释须向其时之诗中求之,因诗之为物,乃人类心力之精华所构成也。”同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要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而要完成这些教学目的,就必须加强诗歌学的力度。本文试从个人的教学体验入手,谈一些有关诗歌教学的感想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感想

【中图分类号】G632.5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88-02

一、关注作者,做到知人论世

孟老夫子说过一句影响深远的话:“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孟子在这里提出的就是“知人论世” 的原则。因此,在理解一首诗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地了解作者的生平,做到知人论世。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的时候,我首先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杜甫的有关诗作(如《春望》等)谈谈心目中杜甫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不难概括出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接着,我们又了解到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身世之苦,还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割据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深重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凄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这样,对杜甫当时生存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对诗歌主题的把握。特别是学生在对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情感把握有困难时,我又给他们介绍一些有关杜甫的资料。例如:梁启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情圣杜甫》。在文章里,梁公用浓重的笔墨,为我们展示了杜甫丰富的感情世界。还有,杜甫曾在《曲江二首》里写过一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一个花瓣落下来,他就伤心不已,感受到生命的陨落,可想而知,他看到“无边”的“落木”纷纷而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这样,学生很自然而然地在情感上让作者和他的诗歌水融,对诗歌理解起来也较容易一些。

又如宋代李弥逊的《春日即事》。从字面上看,作者描写的春日环境是幽静凄清的,情绪是低沉的。但对这首诗理解到这个层面上还不够。我们结合一下诗人的生平可以知道,李弥逊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从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他政治上从位高权重到大权旁落,人情上从门前的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那么这种低沉的情绪即是他政治上失意的落寞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知道了他的身世,对理解诗歌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二、关注诗题目,做到纲举目张

古代诗歌的题目往往是诗歌的眼睛,它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诗歌的内容。读懂题目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之时,要留心诗歌标题,要学会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要学会把握题目与诗歌思想情感的关系。有些标题明确表现了诗歌的思想情感。例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题非常简洁,“秋”点明季节,“思”表明情感,一种思念之情。稍加思考,思什么,谁思谁,是“静坐说玄宗”的宫女对皇帝的思念,还是身处故地对漂泊他乡的朋友的思念?抑或是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再推测,秋风萧瑟,黄叶飘落,北雁南飞,最容易勾起思念情怀。至此,通过诗题已经基本把握诗歌的内容了。结合诗歌主体部分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的“家书”一看,原来是客居洛阳之人因见秋之凋零摇落而触动了他的孤寂情怀,引发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无限情思。欲归不得的惆怅只能使他写封家书来寄托绵长悠远的思念。千言万语、千愁万绪竟无从说起。诗歌并没有具体写成书的过程和内容,而是选择了托行人带信临出发前的一个细节,行人临出发之前又“开封”,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内容。这个细节和题目相互照应,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浓烈。

再比如,唐代诗人齐己 的《早梅》这首诗。 当我们看到题目时,就会产生一种阅读期待,“早梅”究竟“早”在哪里呢?终于在颔联中我们发现“一枝开”和题目紧紧照应。“一”说明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照应题目中的“早”字。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题目对理解诗歌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诗歌鉴赏中,应该很好地关注诗歌题目。

三、把握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

诗歌语言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感情,而是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这里的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这种“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高明之处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出一个或一系列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样,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内涵的过程中,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比如,陶渊明的诗歌在意象艺术的创造上造诣极高,平淡真醇,意境深邃。诗中的“东篱”、“”、“酒”等主要意象展示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凸现了诗人的奋斗精神和高洁的人品,以及崇尚自然,任性率真的性格。

又如,李白的《子夜吴歌四首》:“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诗歌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恤连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别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吟哦之景。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心中情无不渗透着长安黎民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在这首诗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古人有言:“诗犹文也,忌直贵曲。”“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可见,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

因此,我们鉴赏诗歌应紧紧抓住诗歌意象蕴涵的深刻含义。比如讲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这两句诗的时候,我让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两句诗中重要意象蕴涵的含义。其中有位同学谈得非常好:“一声声哀惨的猿啼,何尝不是包括作者在内的千千万万流离失所的人们面对着满目疮痍的社会现实发出的一声声凄厉的哀号?还有那在疾风中飞舞盘旋的鸟儿,是那么的孤独哀伤,不知道自己从哪里飞来,又将要飞向何处。这不正和当时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苦无依的心理状态吻合吗?”哀鸣的猿,盘旋的鸟,都粘满了作者漂泊灵魂的血泪。通过对这两个意象含义的剖析,我们就不难理解杜甫当时那种痛苦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在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做到知人论世;要学会用敏锐的眼光去发掘诗歌题目中隐藏的有效信息,进而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还要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蕴涵的深层含义,走进诗人的内心。只有这样,我们的诗歌教学才会切实、有效。也正由于诗歌教学在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搞好诗歌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必将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宗绪连等编,《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萧涤非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刘怀荣著,《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齐鲁书社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学如何高效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下一篇:谈谈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