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突发腹部外伤的急救护理

时间:2022-09-09 10:42:15

儿童突发腹部外伤的急救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突发腹部外伤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腹部外伤患儿均采取及时有效的抗休克及手术治疗,加强急救、抗休克、呼吸道及伤口护理干预,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25例患儿得到成功救治,抢救成功率96.15%。结论:通过对26例腹部外伤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抗休克及手术治疗,并加强护理,腹部外伤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及治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腹部外伤 儿童 急救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34

儿童腹部外伤是普通外科的常见急症,特点是发病率高、伤情重、变化大,且多合并休克及低氧血症。若处理不当,死亡率高。对此类患儿除做好对症处理外,护士能准确判断伤情并与医生密切配合[1,2],迅速纠正休克,做好院前急救和术前准备,争取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2005~2010年抢救突发腹部外伤患儿26例,均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抗休克及手术治疗,并加强护理工作。现将抢救护理措施及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2005~2010年收治腹部外伤患儿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3~12岁,平均9岁。严重损伤原因为撞击伤14例,挤压伤3例,跌伤7例及车祸伤2例。其中单纯性腹外伤16例,复合性10例,其中15例患儿入院时即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平均血压低于70/40mmHg,血压0 4例;患儿入院后分别行腹部B超、腹腔穿刺、X线或CT检查来明确诊治。

26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中死于失血性休克,25例经手术治疗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96.15%。

急救与护理

正确判断病情:详细了解受伤史,包括受伤时间、受力部位、力量大小、倒地姿势、首先着地部位、受伤后至就诊之间的病情变化等。通过了解受伤机制,一方面可初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可能伤及的腹内脏器;另一方面也可了解有无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如脑、胸、骨骼等系统损伤。

卧位的护理:在尚未确定伤情时尽量不要盲目搬动患儿,保持平卧,转运过程中,大儿童身下可放置一木板,婴幼儿则2人双手平放于患儿身体下方托起患儿,注意保护腹部以免再次发生撞伤。

呼吸道管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或血块。患儿尽量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机械通气期间加强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染,并根据患儿血氧饱和度,损伤压迫与疼痛程度提供相当的吸氧量。

确保患儿适当的体液补充:立即建立两路静脉通路,一般选用一次性留置套管针,输液在上肢而不在下肢。快速输液以20~30ml/(kg・小时)为标准,尽快恢复有效循环,然后根据血压、脉搏、皮肤、黏膜及肢体温度等情况评估液体的丢失量,决定补液的速度和容量[3]。液体的选择上,目前按照“加”“减”“乘”“除”法4字方针抗休克是最有效的措施。即加大晶体用量,减少胶体用量,成倍地补充丢失量,不能过分依赖升压药。当患儿有明显失血征象时,应毫不犹豫地输血,现多主张成分输血或自体输血。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儿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皮肤黏膜及腹部体征等情况的变化,记录出入量,掌握动态变化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呼吸不规则、心跳微弱,应就地气管插管,开放气道。如有心脏停跳,应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除颤治疗。

伤口管理:对开放性腹部外伤及肠管脱出的患儿,不可盲目将肠管送回腹腔,可用清洁湿布覆盖后急送医院。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污染。并做好疼痛评估,必要时给予止痛治疗,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剧痛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饮食管理:不要让患儿饮水及进食,以免延误手术的最佳时机[4]。需要严格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一旦发现病情加重,可紧急实施开腹探查术。尤其是伤后出现腹胀,疑为消化道穿孔及腹腔积血较多时,更应给予胃肠减压。

在对儿童突发腹部外伤的急救过程中,认为及时正确判断、全面检诊、快速救治、密切配合、分工合作、重视急救、抗休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挽回患儿生命的关键,可提高该类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陈合芹.重症复合外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6):78-78.

2 文晓平,叶雪峰,鲍旭,等.150例复合伤的整体急救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30-31.

3 余如平.创伤患者急诊手术中静脉输液管理[J].护理杂志,2005,2(5):68-69.

4 王庸晋.急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9-10.

上一篇: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155例 下一篇:小儿病毒性脑炎126例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