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9-09 06:23:46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随着社会对高层次日语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传统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要求。在新的培养目标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待改革。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日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以及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教学模式 实践能力 文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94-01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日语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企业对于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规模骤升,专业化内涵要求也更加丰富。高校的日语专业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难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需要进行改革调整。高校的日语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构建新型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

一、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中日商务活动日趋频繁,企业急需大量既能全面了解国际商贸、金融管理,又通晓专业日语知识的涉外人才。因此,我国高校的日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日语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传统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有必要进行优化和改善。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我国,传统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一直遵循以教师为主的原则,教师讲课内容丰富、有条理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教师们讲解词语、语法,学生机械地记笔记,没有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因此,传统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脱离了高校日语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三、高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架构新型的大学师生关系

随着“90后”正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高校教师研究学生成长的环境,准确把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便显得尤为重要。“90后”大学生既不盲目也不盲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大学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一直存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以朋友的关系进行情感交流、心理疏导,尽快帮助学生达到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和开放式的探讨,强调师生地位的平等。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的教学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与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日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新型的高校日语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占据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置任务,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给每个学生都设有具体“任务”,形式多种多样,如背诵课文、口头翻译、课前3分钟演讲、复述演讲内容、回答提问等等。启发学生学习、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日语演讲、日语主持、日语话剧表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日语现场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命题演练场景,指导学生进行商务情景模拟练习,如“商务会话场景演练”“商务文书写作应用”“商务礼仪演练”等,并纠正其用语弊端,最大限度地考核学生日语应用能力,参与日语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日语实践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校日语教学除了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口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之外,还应该注重把日本文化融入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日语专业教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日本概况,正确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要了解中日文化差异,善于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误用现象。课余时间给学生补充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方面内容的杂志、报纸、小说等读物,文章的难易度要适当,使学生在能够理解和领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日语词汇量也不断地扩大。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等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民俗风情、饮食文化,使学生认知、理解中日文化差异,从而掌握中日语言的差异,帮助学生在系统地学习日语语言的同时了解日本文化,比较两国的文化,最大限度地创设好日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高校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日语运用和交际能力,能够灵活自如地用日语进行工作活动。高校日语教学应以此为目标,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中日文化差异,掌握中日语言的差异,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英俊.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应用性浅析[J].中外企业家,2009(4).

[2]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陈俊森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宿久高.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2期.

上一篇: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及问题分析 下一篇:谈写作中的读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