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8 08:16:55

中西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几种文化差异现象,然后分析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障碍形成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一系列消除中西方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对策。

关键词:中西;跨文化交际;障碍;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多,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成为社会热点。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差异势必会给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活动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对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形成的障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1.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文化差异现象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而发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变得日益频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文化差异现象。

1.1隐私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表示对别人的关心时往往会关切地问:"你今天好像气色不太好,是不是不舒服呀?""你最近变瘦了,可要多注意身体呀!""好久不见,最近身体怎么样呀?"等等之类的问候语,有时朋友之间还会彼此询问对方的职业、婚姻状况及收入等等。然而,在西方国家,见面寒暄时往往使用天气状况或者体育赛事等话题,谈及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情况及身体健康等等都是侵犯个人隐私的不礼貌用语。

1.2 时间观方面的差异

长期以来,中国人养成了随便走亲访友的习惯,而且在时间上的支配上也是比较随意的,有时往往不事先打招呼而直接去串门,尤其是熟人、朋友之间更是如此。然而,西方人的时间观特别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会对时间做出精心计划与安排,如果拜访客户或者友人,一般都会提前预约时间、地点,并按时赴约,爽约或者迟到是极为不礼貌的事情。

1.3客套语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非常注重谦虚,讲求"卑己尊人",在得到别人的赞扬或者夸奖时往往会说:"没什么,哪里,哪里""您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之类的谦逊语言,这是让西方人极为不理解的地方。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当听到类似的表扬或者赞美时,西方人只会说:"谢谢!",这会让中国人觉得西方人不够谦虚、过于自信。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差异

热情好客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交际场合或者宴请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总是会彼此之间互相敬烟敬酒,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会客套地说"多多包涵,饭菜一般,大家将就着用餐吧"等等之类的话,令西方人甚是费解。然而,西方人则认为客人吃什么吃多少应该随意与自便,用不着主人为其夹菜倒酒,否则会感到不适。

2.中西方跨文化交际障碍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背景文化的不同

中西方具有不同的背景文化,也会使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出现某些障碍。中国历来推崇"中庸之道",即凡事折中,不过分凸显个人力量,还要注重集体主义,凡事以集体为中心,然而,西方人提倡"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凡事讲求创新,人人平等、自由,凸显个人力量。中西方背景文化的不同将会造成中西方人们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时形成某种障碍。

2.2价值观念的不同

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为跨文化交际设下了重重障碍。中国人比较推崇谦虚礼让,倡导相互支持和集体主义的原则,追求随遇而安的生活;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价值至上的原则,崇尚个人奋斗、独立性、自主性、自由发展、追求自我实现,认为随遇而安是懦弱、不思进取的表现,与东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2.3思维方式的不同

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给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带来了较大的障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的,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常常是想什么就说什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间接螺旋式的,谈论某个话题时总是"兜圈子、绕弯子",大量篇幅围绕着主题而不直接切入正题,容易引起西方人感到不耐烦,甚至产生一些误解,直接导致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2.4行为规范的不同

由于每个民族的行为规范都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就会使中西方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一些不快与误解。在中国文化中,有时可能会涉及到工资收入、婚姻状况、等谈论话题,这时往往被当作示意关心的一种表现;然而,由于中西方所依据的社会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类似的话题在西方文化中却构成了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和不尊重,自然也会大大影响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效果。

3.消除中西方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对策研究

3.1 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储备和跨文化交际素质

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首先就是要注重自身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储备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够在其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丰富英语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文化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消除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反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内容的书籍、杂志,参加中西方学术交流活动等来增加自身的国外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降低和消除存在于中西方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语言障碍。

3.2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要素,树立文化差异意识

在全球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外语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音、语法教学以及词汇量的掌握和运用,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引导学生去接触和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内涵,为此外语教师需要在其教学过程中注重西方文化要素的导入,使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处。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正是由于前期对各国文化不同背景的了解,才能够消除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时产生的障碍,实现交际沟通的顺利进行。

3.3创设跨文化交际语境,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语境的构建对于提高语言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及课外学习活动中,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语境的创设,借助语境条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情景对话和交际沟通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最终实现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善于借助外部有利条件以及设施来辅助教学,比如说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就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中方文化的差异,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实现真实场景的模拟构建,加强语言应用实践环节的训练,降低或消除中西方跨文化交际障碍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

3.4开展第二课堂,建立多元化能力实践环境

开展第二课堂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学习和接触英语语言的机会,由于学生的多数时间远离课堂教学环境,处在国语的母语环境中,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应该建立多元化能力实践环境,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是必要的教学手段。开展第二课堂就是要帮助学生沉浸在英语文化氛围之中,同外语学习者或者使用者进行日常的交际与沟通,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详细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一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于学生自如地应对跨文化交际是极为有利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由于中西方在背景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不同,造成了双方在隐私问题、餐饮习俗、时间观、客套语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也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具有许多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习惯,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要及时地向学生讲解清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并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来消除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促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畅地进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杨东焕.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01).

[2]黄敏.熟知中西文化差异,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

作者简介:赵蕊(1980-),女,北京人,汉族 ,研究生,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处行政助理。

上一篇:国外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研究述评 下一篇:浅议唐宋墓葬中的“人首鱼身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