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时间:2022-09-08 01:48:07

怎样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摘 要:高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上的高效才是最终的有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关键词:高效课堂;素质教育;高中政治

一、学习环境和谐宽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良好的心境和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感觉课堂气氛不安全,生怕说错话,担心发言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敢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甚至会使学生封闭自己的心灵,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开创高效课堂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原本具有的学习欲望以极其自然而且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

二、情境创设,诱发学习欲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打破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引起认知冲突,产生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在导入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学的材料。通过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创设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问题情境,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热情。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要精讲精练,不要讲解得太详细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但是,教学效果却又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说得详尽了,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用“嘴”在“生吃”知识,而不是用脑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长此下去,学生的心智便会越来越处于疏懒的状态,形成依赖心理。如果教师的教造成了学生不想学,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当然,反对教师讲得太多,并不等于说教师就什么都不用讲,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自由发挥。我们清楚,教学内容有难易之分、主次之别,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程度、思维发展状况,带领学生主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对于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内容则可以点到即止。

(二)引导讨论,解决问题

开展课堂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书本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主、客观原因,探究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的方式可根据问题的特点及教师的意向进行辩论式小组讨论或诊断式小组讨论。前者通过成员相互交流、互相质疑,比较修正,谋求主导意见,归纳出不同意见;后者是通过相互检查,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而订正错误。

教师通过巡视,观察是否有学生不参加讨论并了解原因,检查学生是否围绕教学内容讨论,及时解除讨论中遇到的障碍,掌握讨论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为使课堂教学变成互动式教学,促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教师应尊重和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异想天开”和“奇谈怪论”不要轻易否定,而要认真倾听,正确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讨论积极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高中)

上一篇:谈素质教育下数学教学 下一篇: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