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让我不断成长

时间:2022-09-08 08:11:56

反思教学让我不断成长

新学期的阶段性检测结束了,结果也出来了,回想这些年的教学工作,特别是课改以后,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和探索,既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也让我感觉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教学以外的“牵绊”,为此我思索了许多。

作为初二历史老师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怎样教给他们?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要让孩子们学好你所教学科,就得让他们对你所教学科感兴趣,就得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可老师。而在我校初二这块教育教学沃土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几乎占领了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还有初二下学期就进行的地理、生物WAT考试,历史学科更是“靠边站”,那么他们会对历史感兴趣吗?会对我的教学认可吗?历史成绩会下降吗?我该怎样做才能适应当今的历史课堂教学,才能适应今天孩子们的需求,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让孩子们从我身上得到他们想学会的、必须学会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他们的认可呢?我一边“战战兢兢”的教学、一边“忐忑”的尝试、一边不断的反思,慢慢的我逐渐领悟到了:只有爱学生,从心底里去理解学生,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去关心关注学生,同时,努力做好日常的工作,将教材、教法、学法及学生吃透,在课上将最完美的教学展示给孩子们,与他们认真交流,用心交流,直到他们喜欢听你讲课,盼着上历史课时,说明他们已经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了,思想已经跟你融为了一体了,已经认可了你的课堂教学。

当然,仅仅是感兴趣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在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牵引下,在家长唠唠叨叨的教导下,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把学习的重心都放在了所谓的“主课”上,他们不会用更多的时间来记、学历史这门“副科”学科了。由此,我们也就能想到,在没有任何历史练习可做,没有家庭作业的情况下,一个没有被重视的学科想有好的成绩,仅靠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是不可能有好成绩出现的。若要想提高历史成绩,除了让孩子们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外,还应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就能轻松掌握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这就是我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的根源所在。

一、及时反思、及时调整,强化课堂效果。从课堂教学看,我有意强化了课堂的情景化、故事化和趣味化,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总结与归纳,结合时事分析历史等,并配合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分析与讲述,上完一堂课后及时反思本节课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细节的部分,如学生对某个细节的反应如何,掌握的怎样,对哪一部分比较感兴趣,若反应不积极或掌握的不扎实,就及时调整,在平行班级上课时就特别注重这些环节,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不能盲目,往往是三个班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特别是导入方式、授课方式,包括材料的选择和学习的方式等,从而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下课了还不让老师走,让老师继续讲课,宁可耽搁下一节的学习。

二、指导学生,授之以渔。历史学科比较注重以考定教,特别注重历史知识的积累,知识点的识记、概括、归纳与总结,所以历史学科要有好的成绩,教师必须对教材有足够的掌握,要达到烂熟于胸的程度,而这仅限于每周两节的历史课是远远不够的,刚开始时就是因课时少,识记、巩固复习和督促不到位,有段时间就出现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基本知识点掌握不扎实等情况,加上有大部分学生不会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课余时间一般不会复习历史等原因,学生虽有学习历史的兴趣,但历史学习的较好成绩没有体现出来,针对此,我又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引导和督导,教会学生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要求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和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每天中午或晚上抽出5——10分钟的时间将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将所学知识进行简短的回顾或总结,并做到有空时就多看、多读、多背,将边缘学科如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有关知识与历史相结合,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拓展增加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和学习的能力。

三、重视反馈检测,针对不同学生分层次进行。进一步重视课堂45分钟当中的检测练习环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向课堂要质量。对每一堂课的检测题目,我都经过精挑细选,将每一个题目努力做到精中求精,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并分出层次,紧扣每课内容的要点和重点;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和坚持,学生的学习成绩立见成效,在历次的阶段性检查中,所教班级的历史成绩均居前列,并保持这个成绩到现在,这不但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也得到了学校和广大家长的认可。

四、努力打造激情课堂,让学生在激情中学习。历史是一门充满激情的学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若在课堂中没有激情可言,教师不能融入角色、融入课堂,那么学生就会死气沉沉,课堂死气沉沉,思维也会处于僵滞状态,所以我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的需要,一定要首先进入角色,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把真情激发出来,从而把课本中无声无情的文字知识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使课本语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以此来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潜能。课堂结束后,再根据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将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地方进行调整,使之能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试题较为灵活、教、学法不断推陈出新这一特点,我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有如下设想:

1、搞好培优转差工作,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课余时间,多与学困生交流,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的全面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找寻差距,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各科提高计划,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配合任课老师共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让他们看到超越自己的希望,另外还耐心的教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等。对于学习掌握知识比较扎实的孩子作为培优对象,严格要求他们掌握好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历史的机会,做学习历史的有心人,同时给自己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

2、多学习研讨。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多听课、多研讨,取他人之长,包括其它学科,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特色教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方法。如学会画知识树、用图表建构知识点,学会横向、纵向思维历史问题,在课本上对事件人物做旁批与点评,积极关注新闻、社会热点,把最新信息与课本联系起来,增加见识等等。

4、充分利用自己喜欢读书的优势积累历史素材与资料。利用喜欢读书的优势,有意识的收集历史素材和资料,从而积累起多种命题素材。这样,使可供选作的自主命题不但让每次的作业布置既能联系实际,增加新颖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关注历史的兴趣。

5、谦虚接受学生所提合理建议。只要有学生提出的教学建议是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我都将积极接纳,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例如有学生课下提出多讲一些解题的思路等意见,在课上,我就会有针对性的对检测练习中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讲解,教给学生答题的技巧。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课堂改革,教学改革,都不是等来的,而是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的去努力,去尝试,去探索!

不论今后的历史课堂教学会如何发展,我都会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从点滴做起,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着手,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主,强化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并不断的反思自己,使自己在反思教学中不断取得进步。

初中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须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上一篇:建立健全军人保险社会化运行机制探讨 下一篇:知识进化战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