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民浅谈

时间:2022-09-08 12:16:13

生态公民浅谈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而这种全新的文明范式不会自发自觉地出现,它需要有承载的主体基础,那就是生态文明的主体――生态公民。从生态公民的概念着手,有必要从两个方面系统地理解生态公民,需要把普遍认为的个体的生态公民进行扩展,扩展为理念上的生态公民、企业公民和政府公民这种组织上的生态公民,而从环境公关的角度来分析生态公民,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公民;企业公民;环境公关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213-02

一、生态公民

生态文明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繁荣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多重需要,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良性循环,并由此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然而,生态文明这种全新的文明范式不会自发自觉地出现,它需要有承载的主体基础。生态文明的主体就是生态公民。

生态公民理论是20世纪末环境政治学、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话题。目前在国内,对于生态公民,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有名的观点是杨通进学者关于生态公民的论述。他认为,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生态公民应该具有四个显著特征。第一,生态公民是具有环境人权意识的公民。第二,生态公民是具有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的公民。第三,生态公民是具有世界主义意识的世界公民。第四,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 [1]。

二、从两个方面系统地理解生态公民

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公民的研究,笔者认为从两个方面来系统理解生态公民。

(一)生态公民首先应该是整体理念上的生态公民

公民是支撑社会与组织的最重要的个体,任何组织最终其实都可以划归到公民这一个体。所以每一个公民理念上意识的高低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与否。理念上的生态公民总的来说就是要公民应具有环境人权意识和生态意识。可以理解为:(1)具有生态善恶观或生态道德,就是认识到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整体,每一部分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公民个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并且相互影响着。(2)不能抱持着“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观点,要有代际公平的意识,处理好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环境的关系。(3)认识到环境问题无国界,它具有全球性,要在世界公民的角度来树立起对于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感。(4)要进一步明确自己具有环境人权,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履行自己遵守已经确立的环境法规、推动政府制定的相关环境法规、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中主动实践生态文明的义务。

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则把“和谐”作为自己哲学的根本范畴,提出了“什么是最美的――和谐”,“美德乃是一种和谐”的观点。公民理念上的环境人权意识和生态意识提高了,增强了对保持生态平衡的责任感,这种可以说是美德的意识就必然会体现到行为上,比如公民意识到虽然高消费行为既不违法也不会对环境构成伤害,但却间接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进而对自身高消费行为的控制和约束。只有树立了这种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平衡当代人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关系,从而使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从纳什均衡理论来看,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当一个具有良好生态价值观的公民,其所表现出的对生态环境友好的一系列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产生一种博弈,进而达到一种纳什均衡,那么这种情形下,整个社会生态环境意识就会整体上提高。

(二)生态公民的范畴应包括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

1.企业公民

公民和法人是传统民法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民事主体。“法人”必须要有独立的财产权,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才可以把它当做是另一个意义上的“人”,也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公民”。企业法人,我们可以称之为“企业公民”。它的提出,是要将企业视为法律主体,强调一个企业要有主体的意识,也要像公民一样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事实上,对于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加强企业的责任承担力度,因为与个体公民相比,企业对于环境的破坏力度会更大,所以有必要加强企业的生态公民意识的建设,不能偏废。

生态企业公民具有公民的首要特征,那就是对共同体的认同、忠诚、责任与义务。当个人认同企业独特的绿色文化或者品牌形象,企业的生态环境意识就会在个体心中内化,就会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的生态公民意识。而每一个公民的一小步就会使整个组织跨越一大步,企业员工生态意识的加强又会反作用于企业。所以说作为个人的生态公民和作为企业的生态公民是“相长”的。

生态企业公民主要表现在其对于环境的社会责任方面。早在1923年,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就提出了社会责任。后来的“企业社会责任之父”豪伍德・博文提出:企业按照我们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制定政策并采取行动。2008年,国资委出台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其中一条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作为生态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我认为就是至少要做到:一方面,企业要不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不开发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业,也就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为维护生态环境建设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说用公益广告宣传,配合NGO组织开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活动等等。

2.作为生态公民的政府和NGO组织

公民生态意识和环境人权意识的养成的源动力是政府,我们需要建立生态型政府,由政府采取有效的教育、传播和沟通等政策措施,切实影响居民对其他人行为的心理感知,调动社会公众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培养公众的生态公民意识。这可以说是在制度层面来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当然,这两个过程没有绝对地谁先谁后的问题,它们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也就是说,政府采取有效的教育、传播手段,宣传环保意识,并调动社会公众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这既是建立生态型政府的本身内在职能的要求,又是培养公民生态意识的题中之义。另外,非政府组织在对于促进和改进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推行环境保护活动以及号召公民自觉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加强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基金(WWF)首次在中国大陆进行推广和传播“地球一小时”活动。在人力资源、资金预算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WWF采取以点击面的方式,通过诚邀各地政府部门合作,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官方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将参与“地球一小时”与企业社会责任相联系,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公关活动。事实上,WWF的这次活动在中国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中国,有15个城市参与了这项活动,100多所高校30万名师生,200多个企业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了此次活动。而这进一步增强中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将“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观念更深入人心。

从“地球一小时”活动我们不难发现,事实上作为个体的生态公民、企业生态公民、生态型政府和NGO组织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们是生态公民这个大范畴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相互作用的个体,它们的良好发展才能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成。

三、从环境公关的角度来看生态公民

环境公关又称为“绿色公关”,其定义至今未有定论。在我看来,环境公关就是以社会组织、公众为两大基本要素,通过传播手段,来追求组织的美好形象,并以公众及社会利益为出发点,争取组织利益、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共同实现,注重组织行为的长期效益的实践活动。

以生态企业公民为例。作为现代企业,它是否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否能够不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是否能为维护生态环境建设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等等,这一切都表明企业进行环境公关的程度,而这些又都关系到企业形象的塑造、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的整体评价以及企业对其自身利益的追求。曾看过一篇调查,说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不少企业所承诺和履行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品牌形象差异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其能否顺利地实现其长期经济利益的标志。

由于公关活动的出发点是公众的需要,因此,评价企业公关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需要的满足程度,否则,企业主体自身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小威廉・福特说:“好的企业和伟大的企业之间是有差别的。一家好的企业可以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一家伟大的企业也可以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它还要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中国青年报》曾有一项关于公众心中企业公民形象的调查,调查显示,85.9%的人更看重企业是否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77.2%的消费者看中企业是否关注环境和社会公益事业,排在第二位。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对企业公民进行评价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知名度和美誉度相结合的无形资产。可见企业公民对于生态环境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而这也关系到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公众对于企业的认可度。因此,企业公民通过环境公关倡导和追求环境文明是使自身成为生态公民是必须的,这样就可以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把握主体与公众、与社会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公共关系中所说的“双向平衡”模式追求的就是企业的利益与公众和社会的长期利益的动态和谐,求得自身的生存与社会环境的长期统一。

参考文献:

[1]杨通进.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N].光明日报,2008-11-11.

[2]杨通进.生态公民论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

[3]黄爱宝.生态型政府构建与生态公民养成的互动方式[J].南京社会科学,2007,(5).

[4]斯廷博根.公民身份的条件[M].郭台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167.

[5]杨通进.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N].光明日报,2008-11-11.

[6]丁.企业公民[EB/OL].zjdaily.省略/html/2008-02/04/content_2034200.htm.

[7]雷磊.中国NGO发展与政府机构改革的互动关系[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7-12.

[8]侯向平.企业社会责任架构及报告依据[J].国际公关,2009,(2):81.

[9]奥美公关.2009“地球一小时”中国行[J].国际公关,2010,(2):81-83.

[10]严耕,林震,杨志华.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3.[责任编辑 王晓艳]

上一篇:浅论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中的电子政府建设 下一篇:对做好新时期基层央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