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民》:唤起人类的生态良知

时间:2022-06-17 12:44:40

《地球公民》:唤起人类的生态良知

[摘 要] 《地球公民》这部影片通过介绍人类如何把动物作为宠物、食物、衣物、娱乐对象和试验品,系统全面地揭露了当今人类是如何大规模地屠杀和虐待动物的。片中对人类的中心主义和欲望的膨胀进行了批评;呼吁观众能够认识到人类和动物互相依存的重要性,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控制自己的不断膨胀的欲望,培养与万物和谐的生态责任心,从而创造地球上适宜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的栖息地。

[关键词] 《地球公民》;生态整体思想;人类中心主义;欲望批评;生态责任

《地球公民》(Earthlings) 是导演尚恩•曼森(Shaun Monson)用了5年的时间搜集证据和拍摄录像才制作出的一部纪录片,于2003年在美国上映。该部影片获得过三项电影奖:2005年圣地亚哥电影节最佳纪录片、2005年波士顿国际电影节独立制片电影最佳内容奖、2005年艺术行动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该片从人类将动物自私地作为自己的玩伴,对动物大肆滥捕滥杀以满足自己的食欲(包括肉食、鱼、蛋类和奶制品等),捕杀动物以获取毛皮(制作衣服及装饰品),拿动物来消遣娱乐(包括马戏团、体育、动物园等)以及肆无忌惮地拿动物做实验五个方面揭露了人类对待动物的暴行。影片中充满了杀戮、血腥的画面和动物撕心裂肺的号叫,所以影片在一开始就有提醒字幕“本影片少儿不宜,未成年人需在家长陪同下方能观看”。然而就是这么一部充满了“血腥”的影片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震撼,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会思考一些问题:人类在满足私欲的同时给动物带来了多大的痛苦和灾难,是否有办法平衡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地球合格的公民?影片从一个客观的角度阐述人类对待动物的现状,呼吁人类审视自己的行为,认识到动物应有的生命权利。影片叙述平缓,通过大量图像向人们展示事实真相,一次次震撼观众的心灵,唤起人类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良知。《地球公民》可以看作是呼唤生态良知的一部代表作。纵观整部电影,其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生态整体思想和人类欲望批判思想。

一、 生态整体思想

“万物皆兄弟,万物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体与每一个个体紧密相连;自然是个整体,整体内的所有物种休戚相关。”(王诺,2003: 207)这种生态整体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万物平等和相互依存的观点。杰弗斯这样论述整体的价值:“在我看来,人、岩石、种族和星星,他们都在改变,在成为过去,或者在死亡,他们之中没有哪一个具有单一的重要性,他们的重要性仅仅存在于整体之中……在我看来,唯有这个整体才值得我们付出深深的爱。”(麦克基本,2000:70)然而,西方文化中的价值二元论和价值等级制把世界上的事物都分为二元对立结构,并把较高的价值赋予那些处于上面的事物,这种宇宙观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其实质是人类中心主义。

《地球公民》这部影片一开始就对地球公民做了注解:“地球公民:名词,指地球上的一切居民”。在以往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展示人类高大形象、独霸地球的画面。人类藐视万物,凌驾其他物种之上,仿佛是万物的的主宰,对其他动物有随意支配和杀戮的权利。这种形象与生态整体思想所提倡的背道而驰,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该影片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地球不是被人类独占,地球也为其他物种所有,居住在地球上的任何物种和人类一样有平等的权利在地球上繁衍生息。这样,对片名的注解帮助观众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偏见,希望他们能以客观的态度审视同胞们的自私行为。

接着,影片以平和的语气叙述到:“由于我们都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一切众生都是地球的公民。作为地球公民,彼此之间没有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物种歧视。地球公民包括地球上的每一位生命……人类并不是这个星球上的惟一物种,成千上百万的其他生物和人类一样,共同演化,共同生活在这星球上”;“毫无疑问,人和动物之间并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表现一样,但是,生命存在同一性,仅仅是戴着不同的面孔而已”;“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我们与动物之间休戚相关的关系”。可见,这部纪录片在倡导生态整体思想,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地球的公民,彼此之间应该没有歧视,万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权利及地位平等,没有低贱和尊贵之分。

之后影片话锋一转,指出人类独霸地球的企图:“然而,人类却妄想独占地球,经常像对待东西一样对待地球上其他种类的居民或生命,这就是所谓的物种歧视。”接着影片从人类怎样将动物作为宠物、食物、衣物、娱乐对象和试验品五个方面展示人类的自私残酷,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万物平等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膨胀,凌驾于动物之上,从来不顾及动物的感受,随心所欲地控制、支配,甚至残酷剥夺其生命。从给动物提供的恶劣生活条件到通过各种残忍手段将其杀死以获得食物及毛皮,从对运输动物的冷漠到大规模地捕鲸捕海豚,人类从未考虑过动物有无感觉,从未考虑过它们是否感受苦痛。动物对痛苦有更敏感的知觉,而人类对此却很漠然,很明显这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作祟。从另一方面来讲,人类和动物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了动物,人类也就很难生存。除了提供给人类食物、衣物和给人类做宠物外,动物也是地球整个生态体系的一部分,理应受到人类的重视,尊重。

电影里血腥的画面,动物在遭到捕杀时无助的、对生命渴望的眼神以及撕心裂肺的、无济于事的痛苦号叫一次次刺激观众敏感的神经。通过观看这部电影,人们在认识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方面会有所反思,并意识到动物也是有生命意识的,其生命也是值得尊重的;人类不可以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地捕杀动物,应该还动物以生命的尊严。万物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体和个体紧密相连,这是这部电影所表现的观点,与生态整体思想的主旨是一致的。

二、人类欲望批判

个人中心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类欲望膨胀。而欲望就像从瓶子里放出来的魔鬼,一旦放出就难以控制。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一个幸存者的回忆录》里,描述了欲望无限膨胀所导致的未来灾难:食物、水、氧气即将耗尽,地球变得越来越冷,人们靠吃腐烂的东西、尸体直至人吃人而苟延残喘,最后是人和生物的大灭绝。这种描写似乎危言耸听,但确实是人类欲望不断膨胀的真实反映。如果人类不对自己的欲望有所控制而任其恣意发展,恐怕总有一天这样的描写会成为现实。

《地球公民》这部影片里,每一个镜头都是对人类贪婪欲望的写照。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动物不得不承受被烙印、剁角、运输、挤奶、射钉枪、撞击筒的痛苦,而且在此过程中即使是被杀死也没有得到丝毫怜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在杀死动物时,人类不会用让动物舒适的手段,而是用最廉价但会给动物带来最大痛苦的方法。为了节省资本,猪和家禽被养在空间狭小、暗无天日、肮脏腐烂的地方。由于精神沮丧,动物间经常出现同类相残的事件,以至于它们伤口和脓肿不断。小公牛在刚出生两天就被从母亲身边掠去,“从此行动将被牢牢禁锢,以利于小牛肌肉的成长,为了达到挑剔的食客们对小牛肉鲜嫩的口感苛求要求,只喂给一种缺乏铁元素的液体饲料,丝毫不考虑小牛对休息、水和阳光的基本要求,在度过短短四个月的悲惨一生后,小牛即被屠杀了。”山珍海味是人类对美味的形容。在将陆地上的动物吃腻之后,人类的欲望又伸向了海洋,伸向了更多的物种。在对海鲜美味的欲望刺激下,人类运用“先进”的手段,配备“最先进”的捕捞工具,把欲望的巨网伸向海洋的各个角落,以致世界几大渔场几近枯竭。不仅如此,人类的魔爪也伸向了海豚和鲸鱼这些可爱、温顺的动物。

如果有些人把对动物的滥捕滥杀诡辩为人类生存需要的话,那么拿动物开心取乐难道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活动吗?将动物当作自己的宠物,貌似给予了动物极大的爱心和照顾,但完全没有考虑动物的感受。除了通过杂交方式按人类的喜好繁殖出的动物,如狗和猫之外,很多野生动物不愿意和人类在一起,因为这样它们丧失了自由和生活方式,改变了自己的习性。而人类通过引诱或者暴力将动物强制留在自己身边,将其视为自己的物品,剥夺了动物的自由。而一旦有变故,很多宠物便流落街头,无人照看。就如电影所说:“我们把动物作为人类的伴侣的同时,还能满足宠物本身的需要吗?我们拥有这些宠物,是为了它们的利益,还是为了利用、玩弄它们?”如果说剥夺动物的自由还是比较仁慈的话,那么斗牛、钓鱼和狩猎则是更残忍的行为。在毫无公平的条件下,戏弄昏乱、极度虚弱的公牛,然后“优雅地”将其杀死;将活的猎物当作靶子,满足地看着它们痛苦地死去。人类拿动物的生命来取乐,来换取片刻的,来作为赚钱的手段。难怪电影评论道:从这点来说,人类难道不是所有动物中最残酷无情的吗?

在人类的眼里,动物已经失去了作为生命的本质,成为只是生产肉、出产皮革的机器,成为任人类娱乐的工具。然而,欲望的膨胀必然受到自然的抑制,人类消耗了过量的动物,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各种疾病接踵而来。近几年严重的流行病,从“非典”到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为人类无休止的欲望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主动抑制自己的欲望,人类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灾难。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事实真相,目的是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动物,抑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像一些极端人士认为的那样,是动物保护主义者夸张的危言耸听的言辞。影片其实在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物质生活简单化的责任,要抑制自己的欲望。这也是生态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生态文学家认为:人类应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物质的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限度内,追求简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王诺,2003: 204)只有抑制人类的欲望,将其与生态体系协调起来,才可以解决人类和生态系统的矛盾。

三、结 语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欲望的膨胀,人类从自然中索取得越来越多,以至于两者关系越来越紧张。近些年来,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难、疾病愈发频繁,这些问题与人类的活动是分不开的,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对于这些严峻危机,有识之士开始疾呼呐喊,关怀生态的电影不断出现。《地球公民》这部影片没有涉及地球上的植物,只从人类和动物的角度出发,但在唤醒人类的生态责任方面作出了贡献。电影所讲述的真相使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考虑这个星球上其他动物的感受,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有意识地抑制自己的欲望,开始培养生态整体思想。只有这样人类才可以找回“诗意栖息地”。

[参考文献]

[1]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陈茂林.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J].外语教学,2007(01).

[3] [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M].孙晓春,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4] 程虹.宁静无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 夏光武.美国生态文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6] 徐兆寿.生态电影的崛起[J].文艺争鸣,2010(03).

[作者简介] 杜伟华(1981― ),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张静(1982― ),女,河北邢台人,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澳大利亚文化。

上一篇:《花木兰》的动画创作艺术对中国动画片的影响 下一篇:解析电影《发条橙》的悲剧性及其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