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07 07:21:17

老年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吉林省辽源市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骨科中心,吉林辽源 136201)

关键词:老年骨折;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显示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增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常易发生骨折,此时的特殊心理变化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适宜的心理护理能使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身心愉悦,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机体康复Ⅲ。

1.临床资料

从2005年1月~2007年3月,本院共收治152例老年骨折病人,其中男96例,女56例,年龄66~92岁,平均年龄74岁,骨折部位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占89%,前臂骨折占11%。均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病史。

2.老年人骨伤期心理变化的特点及分析

老年人由于其经历、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常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改变,特别在下肢骨折后,导致躯体移动障碍,使其活动能力和生活独立性大为降低。要求别人照顾、陪伴、帮助、理解的心理较之青年人更为强烈,这种心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经临床观察和在与病人及家属交谈中发现,老年人骨折后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失落感、孤独感、多疑多虑、自尊心强、恐惧感、依赖感、失望感执拗心理等。

2.1孤独感及失落感

突然的伤害致病人住院治疗且身心痛苦,病人脱离了家庭生活及亲友,打破了原来的生活规律,随着社会角色的改变,对陌生的医院环境难以适应,生活上处处都不习惯,会产生与亲人分离的孤独感及莫名的失落感,可使病人寝食不安、影响治疗。

2.2多疑多虑

一些老年人常有猜疑或疑虑心理。当遭遇应激时,就怀疑自己是否已不能救治.怀疑医生和护士所介绍的病情是否属实,甚至以自己的感念去猜测别人,从而自寻烦恼,不能自拔,探视人员少常会有自卑与孤独感。家人与护士看望多了又怀疑自己病情危重。由于老年病人多因自己不慎而致骨折,想到自己给子女带来了麻烦和经济负担,同时又牵挂着子女,而造成心理压力,由此情绪低落,沉默寡言,丧失治疗信心,影响了功能锻炼。

2.3自尊心强、怀旧感、失望感

老年人多喜欢周围的人尊重他,孝顺他,服从他,尤其是在患病住院期间,不但需要自己的子女百依百顺,而且也要求医护人员服从他,尊重他,稍有不如意就会发脾气。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面对现实,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常常怨天尤人,要求不能满足时,就可能产生埋怨、责怪、低落的情绪,且因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而感到空虚、失望。

2.4恶惧、焦虑、依赖、执拗心理

病人常因突发的骨折疼痛而惧怕手术,害怕手术带来痛苦,留下后遗症:又因长期卧床带来并发症,给子女带来麻烦,成为家里的拖累,由此寝食不安,郁郁寡欢;又因家庭内部的矛盾及经济问题等,常使老年病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不积极配合医院人员的工作,对于突然发生的伤害,他们常表现为疼痛,特别敏感,需要子女时时刻刻陪伴左右,自己能做的事也需他人扶助及料理,自己以为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完成,否则会认为别人不尊重他,不信任他。

由此可见,不同病人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如果得到积极的疏导,则对老年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病人家庭的简要分析

有的老年女性病人,曾经在家以“家庭主妇”的形象出现,使子女们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一旦老人突然患病住院,失去了原来的“后勤保障”,使家庭成员一时在心理上不能接受突然的打击,他们往往会突然心情烦乱。不知如何是好,对外界事物以及语言刺激的承受能力都非常弱,有些病人家属常常表示后悔,没有把老人照顾好,害怕一时的不当造成终生遗憾,对待老年病人的病情更是百问不厌。细心照顾,唯恐出现闪失:而有些病人家属在老人骨折后心情烦躁,不时指责病人不听话,随便乱跑等等,在生活起居、饮食上不闻不问,任其自由,甚至与老人住院开始一直不打照面.这样则会极大地影响老年病人骨折后的康复。

4.心理护理

4.1病人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护士接待病人时主动热情,对病人恰当地称呼,言行有礼貌,主动帮助病人熟悉病房环境、设施、住院规则及认识同室病友、主治医生及护士。要详细了解病人的健康史、家族史、个人史、经济状况及家属对就医的态度和能力,初期要给病人较多的心理支持,正确引导其对疾病的认识。护理人员要富有同情心,语言亲切,态度和蔼诚恳,造成一种良好而和谐的气氛,从入院起就关心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纠正病人的心理失衡,并应尽可能减少对病人的各种不良刺激,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在最佳心理状态下配合治疗,促进康复,对病人进行安慰、支持和鼓励,使其解除抑郁、恐惧、忧虑、消沉、不安的心理。让病人感受到入院如到家的感觉,从而增强信心和决心。对于那些日常指责病人的家属,不应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应与家属深入沟通,帮助其了解病人心理,同时教育家属这些行为只能给病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劝导家属去关心老人,从饮食、睡眠、语言上给予安慰,对其所提及怀念的人和事表示同情和赞许,使其感到在医院能被尊重,被理解。与病人经常地交谈,了解其个性、习惯及心理需求,可缩短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在感情上得到满足,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其在病情恢复上起到促进作用。

4.2治疗阶段的心理护理

当病人适应了病房环境,对一切都开始熟悉,接踵而至地就进入手术治疗阶段。病人在术前常出现焦虑、紧张、恐惧心理反应。护士应根据病人不同心理需要,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心理承受能力给予劝导安慰,用其能听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讲述手术的目的、结果及以后的注意事项等有关知识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解除其心理疑虑,使其能安心地睡眠,进入良好状态。术后仅靠单纯的躯体护理是远远不够的,从交流中得知病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对护理服务态度和自身病情、手术方法等知识了解的需求,因此通过心理护理和病人互相沟通,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其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达到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的目的。有效的心理护理在术前能降低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手术顺利进行,增强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4.3治疗结束阶段的心理护理

病人住院一段时间后,对于自身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护士则开始进行康复护理,其重点是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回归家庭后的自我保健和坚持日常生活活动等必要的指导,消除其依赖心理,讲解长期住院的不利因素,消除老人对医生、护士的依赖心理,心情愉快地回家休养。

总之,热情而诚恳的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通过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碍,改善其心理环境,能够使老年骨折病人的治疗达到预期的目的。

上一篇: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其... 下一篇:28例浮膝的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