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糖尿病急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7 06:52:47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糖尿病急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患者急性视神经病变的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静滴治疗,内服自拟中药方制剂,眼部应用电控地塞米松离子导入疗法以及针刺治疗。结果:共有21例(40眼)接受了治疗,治愈18例(85.71%)36眼(90.00%),好转3例(14.28%)4眼(10.00%),未发现全身及眼部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急性视神经病变具有疗程短,治疗方法简单,费用低,无全身不良反应等优点。

关键词 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

资料与方法

2002年3月~2007年10月收治糖尿病视神经病变21例(40眼),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48~67岁,平均54岁。糖尿病确诊时间最短2年,最长21年,诊断糖尿病性视盘炎10 例(20眼);球后视神经炎6例(10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5例(10眼)。眼部发病时间1~20天,平均9.6天。

治疗方法:以中医活血化瘀、通窍明目为治法用中药注射液静滴,煎剂内服和电控药物离子导入以及针刺穴位等综合治疗。根据血糖异常的程度,选用拜糖平、达美康或胰岛素等控制血糖。

中药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2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或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或选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10天1个疗程。

中药煎剂:生地15g,赤芍10g,泽兰10g,茺蔚子10g,柴胡10g,路路通15g,郁金10g,川牛膝10g,灸甘草6g,琥珀末3g冲服。用清水1000ml,煎至250ml,温服,每日1次,视盘水肿显著者选加车前子10g,瞿麦10g。

电控药物离子导入:使用仪器:离子导入仪。导入药物:5mg/3ml地塞米松注射液。导入方法:眼枕导入法。导入极为正极,每次导入20分钟。电流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常用1~2mA,每日1次。

针刺治疗:主穴选用睛明、球后、承泣、太阳穴,均位于眼区,配以合谷、风池穴,每日1次,留针约20分钟,针刺强度以中等为宜。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视力、眼底、视觉诱发电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视野。

结 果

疗效评判标准:①治愈:视力恢复1.0以上,眼底、视觉诱发电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野检查2项以上正常。②有效:视力提高2行以上,眼底、视觉诱发电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野检查2项以上改善。③无效:视力无变化或提高少于2行,眼底、视觉诱发电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野检查无变化或改善少于2项。

讨 论

有学者研究,导致视神经病变的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缺血缺氧[1]。同时,糖尿病的患者在尚未出现微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阶段,球后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就有血流动力学和频谱形态的改变,呈低速度、低流量、高阻力型缺血样改变[2]。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神经病变的病机是脉络瘀阻,玄府闭塞,气血津液不能上荣目系,目系失养;同时,脉络阻滞,瘀血内停,神光难以发越,导致视力下降,视盘、视野以及视觉电生理等一系列变化。此外,动物实验已提示活血化瘀中药有减轻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病理损害的作用[3]。故以活血化瘀、通窍明目为基本治法。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窍明目功效的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静滴,复方川芎嗪有效地清除由脑缺血后再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使全血黏度降低,明显改善视和视网膜血循环,辅以内服生地、赤芍、路路通等汤剂,取得较好疗效。

用眼部电控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法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使用激素量少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作用,具有发挥作用快、皮质类固醇用量少、无损伤、无痛苦、无明显副作用、疗效确切等优点。特别是对不适宜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

针刺治疗主穴选用睛明、球后、承泣、太阳,均位于眼区,针刺以上诸穴可疏通眼区阻滞的经气,活血通络。辅以合谷、风池穴,合谷为手阳明之源,手阳明上行于面近眼区,刺之以通络明目。针刺风池穴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和紧张度,调节脑血管张力,改善脑部血循环,使血流速度加快,从而减轻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眼动脉为脑动脉的分支,因此,针刺风池穴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视功能。

参考文献

1 谢学军,李瑞荃,廖品飞,等.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病理学研究-光镜与电镜观察.眼科研究,1997,15(1):23.

2 萧敏,麦爱玲,李丽英,等.糖尿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4,10(2):89.

3 谢学军,李瑞荃,廖品飞,等.滋养肝肾、活血化瘀中药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组织形态的影响.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6,6(3):131-135.

上一篇:温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下一篇: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荨麻疹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