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俚语的修辞及其翻译

时间:2022-09-07 05:48:40

美国俚语的修辞及其翻译

[摘要]美国俚语占据着美国人日常谈话常用词汇的十分之一,比喻、委婉、夸张的使用方法在美国俚语中又极其常见。本课题结合国内刘重德基于严复先生的“信、达、雅”提出的“信、达、切”的翻译原则,并通过对美国俚语的修辞手法的研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分析。这将能够增添美国俚语的趣味性学习,对美国俚语的理解以及翻译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美国俚语 修辞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89-01

俚语的释义最初为“主要是非习惯用语,用于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予新的定义”。《韦氏英语词典》(1828)定义俚语为“低俗的、粗俗的、没有意义的语言”;现当代美国俚语被美国中上流阶层广泛使用,俚语已经没有了“低俗的、粗俗的”的形容词。

“信”并非是“只看原文表层含义”,而是“深刻领会语言的实际情景”。对于美国俚语的翻译我们首先应基于第一个翻译准则“信”,因在美国俚语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语言学家基于语言规律的定性干涉,其中繁复灵活的修辞手法也决定了在其汉译过程中要将“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再者就要求我们“达”,即在深刻了解其具体的语言情景之后将其恰如其分、契合原文风格进行汉译。“切”要求译者尽可能保持其原文风貌。

一、美国俚语中的比喻手法

当代有一个流行的综艺节目叫“开心明星脸”,专门找一些长相和明星酷似的人到节目里来“作秀”,其实英语里也有一个表示“明星脸”的俚语,它就是dead ringer。Dead ringer中的ringer来自俚语“ring the changes”,后者的字面意义是“以各种顺序敲响钟楼里所有的钟”,比喻“用多种方式重复同一件事”。后来ring the changes多比喻“以次充好,用假货来取代真品”,这也正是dead ringer的起源所在。

She’s a dead ringer for Katherine.(她和凯瑟琳一摸一样)这句话出自近几年的热播美剧吸血鬼日记,此中就使用了dead ringer来表示凯瑟琳和艾琳娜的惊人相似。这里的汉译中将其从名词“dead ringer”翻译为“一模一样”更贴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其寓意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美国俚语中的委婉语

S.I.Hayakawa喻美国俚语为“日常生活中的诗”,这多少反映了现代美国人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创新精神。暗喻这种方法委婉得将已经存在的概念和事实间接地表述了出来,颠覆了传统的表达方法,因此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帝用泥土造人,因此人死后应该“归于泥土”(to return to the dust/earth),“被召到上帝身边去”(to be called to God/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并“交上自己的账本”(to hand in one’s accounts)。人生而有罪,一生都要赎罪,死亡即为“偿还欠付大自然的债务”(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好人死后可以“与上帝同在”(to be with God),“安睡在上帝/耶稣的怀抱里”(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s/in Jesus/to lie in Abraham’s bosom)。有关宗教方面的知识对美国俚语的理解和翻译都影响极深,上文提到的有关死亡的美国俚语便和《圣经》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这就要求翻译美国俚语的译者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关注其文化习俗以及宗教知识的积累。以此为例要求翻译者必须了解这句话在美国本族语中的含义,在本族语中找到合适的表达完成翻译过程。

三、美国俚语中的夸张手法

Armed to the teeth(全副武装,武装到牙齿),此说法源于海盗活动猖獗的时代,海盗甚至在牙齿中间都咬着把刀,夸张了海盗的装备。美国20世纪90年代高调介入索马里内战然后又匆匆撤出,导致索马里政局难以收拾,难民为谋生计而加入了海盗队伍;海盗“生意”一本万利,能迅速致富;再就是国际反海盗力量仍然薄弱。此外,美国《时代》周刊认为:由于内战和武装冲突不息,索马里政府控制局面的能力薄弱,导致这个国家3330公里的海岸线已成为一个对所有国家渔船都“免费开放”的地方,每年约有价值3亿美元的海产品被外国渔船捞走。外国渔船的非法捕捞和欧洲企业的有毒物质倾倒行为,使索马里海域的鱼类资源快速减少,从而把渔民进一步推上了海盗之路。

四、结语

美国俚语的这种特点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有中“尽窥其妙”的理解能力,美国俚语的“妙”体现在丰富的修辞手法上,其中大量的修辞和美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联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想在中文中找到贴切的替代词,就需具备深厚的中文功底。作为译者或立志从事翻译的人,一定要针对语言特点,总结自身不足并通过不断积累打下深厚的外文功底和中文功底,领悟两种语言文化的精髓,使其精华融入自己的翻译中。

【参考文献】

[1]刘重德.三谈“信达切”原则――兼与彭君商讨学风问题[J].福建外语,2000(04):44.

[2]Witherspoon G.Language in culture and culture in langua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1980.

上一篇: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三兄弟的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