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设计:《“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时间:2022-09-07 04:59:37

PBL教学设计:《“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题项目】本文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课程PBL智慧导向实践研究》(第130902266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33-02

PBL问题为本的教学设计,是为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灵活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学科思维能力和开启智慧。在此,以人教版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例。

步骤1:图片对比,导入本课

春秋战国是战乱的动荡时代,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乐章。

PPT出示图片:

问题:两组图片的人物分别属于什么时期?哪个国家?

由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教师:两千多年前,古希腊雅典涌现出众多大思想家。同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派别分别从本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不同治国主张,也涌现出诸多的大思想家,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图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问题,运用已学知识对比联系、整合中外历史,下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从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东西方的先哲开始学习本课。

步骤2:分组学习,活动建构

教师:请根据必修一知识,分组思考是哪些因素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学生讨论交流。

第一组: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社会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第二组: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中解放出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争霸事业使诸侯对人才渴求,更大为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一个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对中华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第三组: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四组:・・・・・・

教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是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百家争鸣”应运而生。

PPT出示表格:

教师:“百家”只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说。同学们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个主要学派,每个同学就自己组对应学派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最好能与自己的课外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每一组活动后进行小结,在别的学习小组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他们回答不全面或回答错误的地方,进行补充、指正,甚至诘难、批驳,注意取长补短。

问题1:什么是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问题2:“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思想流派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主要观点是什么?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所处社会的历史背景以及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根据表格和问题,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儒、道、墨、法、兵等各家思想流派,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简要建构本课主要知识结构,运用表格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学生已有学习经验,进行有效阅读;基于小组合作讨论,既能促进学生取长补短,又能学会交流合作,还能够学会表达、倾听与说服别人的方式方法,并且有利于健全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态度,使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建筑在活动建构基础上的升华过程。

步骤3:创设情景,突破重点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发展,成为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组活动简要建构本课知识结构后,还需要深入探究以突破本课重点。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承继上的差异,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PPT出示:

问题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全文10000多字,其中“仁”字出现了100多次。请指出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含义是什么?应该遵循什么途径来做到它?

问题2:核心思想运用到治国上,孔子提出什么主张?它和“仁”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孔子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对今天塑造理想人格,构建“和谐社会”富有启迪;主张“为政以德”影响今天“依法治国”、“依德治国”的理念。孔子强调“仁”,是想通过和谐人际关系来稳定社会秩序。但春秋是个纷乱时期,仅仅依靠爱心是不行的,所以,孔子还强调“礼”。

PPT出示:

问题1:孔子主张的“礼”实质上是什么?孔子主张怎样实现“礼”?

问题2:“仁”和“礼”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

教师:孔子“克己复礼”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的规范,最终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从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恢复宗法制、分封制的秩序和规范,可以看出孔子思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因此,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实现。孔子想了什么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PPT出示:

问题1:孔子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材料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

问题2:请从我校“诚敬”的校训以及日常教学说说孔子教育思想。

问题3: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可在当时他的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了吗?为什么?

问题4:后来的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孔子的影响是否仅仅对中国而言?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对话教学、注重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孔子主张通过礼仪教化建立一个和谐、繁荣的国家,这些思想在当时未受重视,但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改造,在战国“诸子百家”中成为蔚然大宗。

PPT出示:

问题1:图中三位思想家分别是谁?在儒学形成过程中,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

问题2:“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统治者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大家所熟知的受影响最大的是谁?

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所知知识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儒家思想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道家、法家、墨家和儒家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

PPT出示:

问题:图中人物是谁?他可能代表哪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又有哪些典故能够反映他的辩证思想?

PPT出示:

问题:图中人物的思想对战国七雄里哪一国的影响最为深远?为什么?

PPT出示:

问题:图中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与“仁者,爱人”有什么区别?代表了哪些人的利益?

学生根据材料和所知知识,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正是“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突破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论语》等相关材料,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学习过的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以及熟悉的学校生活展开讨论,明白孔子对后世以及世界的影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导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导学作用;通过材料、系列问题与探究,了解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代表及其主要思想,与学生对话论道,深层解读百家争鸣。

步骤4:拓展延伸,认识感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李泽厚先生曾说:“即使广大农民并不读孔子的书,甚至不知孔子其人,但沉浸和积淀在他们的行为规范、观念模式、思维方法等意识和无意识底层的,主要仍是孔子和儒家的东西。”

教师:本课我们一起感悟了大师们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碰撞出的璀璨的思想火花,那么“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到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历史影响呢?

问题1: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思想对现代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

问题2: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会拜诸子百家中哪个人为师?请阐明理由。

问题3:请大家各抒己见,谈一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学生讨论交流,或认真倾听,或畅所欲言,回答问题。

教师:一定的文化就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以人为本的思想境界,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勉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拓展延伸部分问题探究,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及创新性思维因素,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于兴趣盎然间进一步认识诸子百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感悟其学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就课程目标本教学设计体现知识不是由外部灌输的,也不是由学生内部自发生成的,而是在问题探究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知识的建构是由探究者自己围拢着问题自主完成的。PBL教学设计需要认真思考:为什么设计这些问题探究学习,不用可以吗?实施问题探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分组合作与个人自学、教师引导结合起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倾听、表达,提高整体学习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体验感受也很重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以学生知识背景为基础,以学生为本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探究问题,以促进学生习得一定的知识,并使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观念和能力、态度与修养有所转化和提升,才能使历史学习为启迪智慧营造广阔的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陈辉:《高中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9页。

[2]张元:《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考》,《历史教学》2012年第8期(上半月刊)。

上一篇:俄罗斯民间音乐在黑龙江的传播 下一篇: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