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2-09-07 10:22:18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思考与探索

摘 要:顶岗实习有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有利于实现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但是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我们研究探讨合理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问题 建议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点,为了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不断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但目前在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学校实施顶岗实习的问题

1.学校开设的课程缺乏职业性,与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有差距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对新内容、新方法、新理念谈及甚少,更缺乏课程专业知识的职业化特点。许多课程虽然名义上以“项目化”、“任务导向”为教学方式,但更多的是“翻牌”课程,与原来的课程体系基本相同。这样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上手慢,很难与企业的实际步伐保持一致,达不到顶岗的特定岗位的能力

要求。

2.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学生经济负担加重

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的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学生进行集中顶岗实习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为了满足学生在校期间岗位职业能力的训练,到经济较发达、企业数量相对集中的地区寻求顶岗实习的机会。这样,学生远离了自己的校区,承担着住宿费、伙食费等其他费用进行顶岗锻炼,这就大大加重了学院和学生的经济负担。并且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很多企业不愿意让教师跟班,这就加大了对学生在顶岗期间进行管理的难度。

3.学生定位不明确,思想认识肤浅

在每年进行的顶岗实习前期,学校都会以班会等组织形式进行顶岗实习动员大会,但仍有很多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意义,没有认识到顶岗实习经历对他们以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由于定位不明确,思想认识不到位,实习中学生便缺少竞争意识,也没有主人翁心态,常常应付工作,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

4.顶岗实习前的职业素养需加强

学生对到企业去顶岗实都满怀期待和憧憬,但是到企业一线生活、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企业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心中的理想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认为企业提供的住宿环境不尽如人意、没有午休等,常常与企业发生矛盾,还有些学生不尊重企业文化。因此在学生顶岗实习前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素质教育很有必要。

5.顶岗实习监管不力,评价方式欠佳

大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大二暑期进行校企合作,将学生派往不同的企业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和实习,待学生实训期满后,学生返校。但是据笔者的调查,学生在实习期间,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松懈,缺乏监管,一些学生在实习期间放任自流,但是却在实习考核的评定中为“合格”。

二、保障良好的顶岗实习运行途径

1.开发以校企合作为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

请企业的骨干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聘请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专业课程部分章节的编写,聘请企业导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这样形成的课程体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促使学校教育与就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2.建立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紧缺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训基地的建设来加强。实训基地有两种: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要选一些和专业联系紧密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达到校外实习和技能鉴定的目的;而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一些专业实训室,通过工学结合来达到教学实训和对外服务实习的目的。

积极探索产教结合、产学合作、实训基地运行的有效机制,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实训基地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的能力。

3.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教育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因此要大力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校企双方指导教师都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养成,并且要把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作为顶岗实习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4.建立顶岗实习教学和管理机制

顶岗实习关系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主体,顶岗实习又有地点分散化、教学与工作节奏不同步等特点。因此要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

顶岗实习是大学生初步踏入社会的开始,也是学生踏上工作岗位的垫脚石,是大学生将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结合的重要一步。只有把这一环节做踏实了,才可将学生的知识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择业观,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奠定基础。

上一篇:喷冲洗桶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建构主义理论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