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立人”理念下的鲁迅作品教学

时间:2022-09-07 12:39:48

新课程“立人”理念下的鲁迅作品教学

摘 要: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国语文教育中一向是“重头戏”,他的“立人”的观点与新课程立人思想不谋而合――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立人”来“立民族”。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要突出鲁迅作品中的立人,是为了发挥其思想对中学生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鲁迅作品内容深奥、年代久远,学生因为年龄和时代所限,理解起来有难度,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下足功夫。

关键词:立人;学生主题;现实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种立人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时展的需要。

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国语文教育中一向是“重头戏”,他代表着中国一个时论思维的高峰,也是为中国照亮未来前路的“掌灯者”,鲁迅“立人”的观点与新课程的立人思想不谋而合。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正是教育本身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立人”来“立民族”。鲁迅在作品认真分析了当时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沉痛地发现几千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得过做人的真正价值和尊严,最多不过是“做稳了奴隶”或是“做奴隶而不得”。他在二十多岁就提出了“立人”这样的论点,在《文化偏至论》中写道:“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事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他以“为人生”为宗旨,创作了《呐喊》、《彷徨》中的小说和很多散文,想方设法塑造国民尤其是青年人的健全精神和人格。当然“立人”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鲁迅的“立人”与新课标的“立人”的相同点显而易见,都是对人自身的关注。在语文教学中将鲁迅的“立人”思想与新课程理念充分结合,有利于达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目标。

青少年时期是人形成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要突出鲁迅作品中的立人,是为了发挥其思想对中学生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鲁迅作品内容深奥、年代久远,学生因为年龄和时代所限,理解起来有难度,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下足功夫。

一、突出鲁迅作品的立人思想,要突出鲁迅作品中能够反应人类共性的内容,挖掘其现实意义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投影,而像鲁迅这种伟大文学家写出的作品却能够超越时代,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作品时,就要突破时代的局限,理解鲁迅立人思想的实质。鲁迅作品中反映的很多问题不仅是当时社会的弊病,在今天也仍然存在,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启发。比如在学习《祝福》一文时,可以问学生,“祥林嫂的悲剧今天还有吗?”“你做过柳妈妈?”等问题。《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针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极端态度进行了批判,提出“拿来”,那么在当今社会我们还需不需要拿来呢?联系时政,近年来很多仇日分子抵制日货,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这些人与文章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的人很相似,但如果用鲁迅的“拿来”思想去粗取精,不是比盲目的抵制日货更加有意义吗?

二、突出鲁迅的立人,要引导学生感悟其作品中的求真、求善、求美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作者从色、音、味、状四个方面来描写,有昆虫、植物和鸟雀,动静结合,给读者展现了一副生机盎然、错落有致的百草园图画,连读者都已经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乐趣,生活在这样的园子里,作者能不“旧事重提”吗?为了证实何首乌的根部是什么样子,作者常常拔起它,却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块的根部长得像人样,这充分表现了孩童求真的天性。上课时溜到后花园去折花、寻蝉蜕、喂蚂蚁,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在下面画画、描绣像,这种自由自在的个性让读者忍俊不禁。在写到先生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头,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那种迂腐和陶醉的滑稽模样跃然纸上。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鲁迅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可以看出鲁迅也有着平常人温暖、可亲的一面,这样的鲁迅学生能不喜欢吗?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偏要紧抓“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不放呢?叶圣陶先生说过,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要渗透在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鲁迅作为一个普通常人和文学作品中应该具有的人性美和人文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让课堂闪现出人文的光彩。

三、突出鲁迅的立人思想,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人性的视角

在《自序》中,鲁迅的孤独是从刚开始因为“走异路”而让母亲失望就开始的,到篇末他说明自己的呐喊是为了慰藉和他一样寂寞的猛士们,在一次次奋斗后,有人倒下或退出,而有人却坚持不背叛理想,因为鲁迅的不妥协,才使他只能独自行走在自己同胞前面,每个时代都有这样孤独的呐喊者,比如古代的屈原,比如近代的鲁迅。在分析作品时,有时并不是单单深入挺进到作品伸出去挖掘正确解读的钥匙,而应该跳出作品,放眼于更加深广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站在更高的高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人性发展和人文精神。

四、突出鲁迅的立人思想,要加强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开辟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它们能起到课堂教学不能起到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开辟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全方位展示鲁迅的思想艺术成就,作为对鲁迅作品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校园内建鲁迅塑像,张贴鲁迅语录,在图书馆设立鲁迅作品专架,请专家学者做“鲁迅作品专题报告”,组建鲁迅文学社,组织学生参观鲁迅纪念馆,感受鲁迅其人、其文、其情,将鲁迅精神内化,形成健全人格。

立人思想是鲁迅思想的起点,也是最终目的,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鲁迅作品中“立人”的思想散发出迷人的光芒,使学生的成人之路更加豁亮,也使教师的育人之路更加平坦、从容。

上一篇:浅析高校五年制专业辅导员纵向管理模式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