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肌理制作现象

时间:2022-09-06 04:18:02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肌理制作现象

在我国古代绘画中就有肌理制作的现象,据史书记载,早在五代时期,古人就创造了非笔绘的肌理制作方法,但肌理制作在古代绘画创作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传统绘画中重“写”轻“制”的观念所致。

中国画独特的表现语言在于其工具――毛笔之上。中国画以线为骨,以墨为肉,以色为衣,这一具有鲜明民族个性的艺术语言在长期的积攒后,逐渐被后人总结概括成“笔墨”。笔墨是在传统的审美取向、文化结构、社会影响下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审美理想,独特的美学价值。笔墨具有多重性特征:一方面它起着塑造形体的基本功用,另一方面它担负着传情表意的重任:同时它还具有审美的特殊作用。“笔墨”几乎可以说就是传统中国画的代名词,既是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又是中国画的风格特征,没有笔墨的中国画是不存在的,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所以,常常称中国画为“笔墨丹青”。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唐・王维《山水诀》)中国画家们不遗余力地在水和墨之间营造变幻奠测的烟云,力图在有限的物质材料中创造出无限的水漳墨染的笔墨效果,以期在画面空间中创造出“身与迹化”的艺术境界。由于传统绘画观念及笔墨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精神,因此使得肌理制作在古代难以获得一席之地。

“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平用笔。”(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国画的传统首重“笔墨”,对于一幅作品成功的关键就看其笔墨是否成功地表现了所描绘对象的形神而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讲求笔墨,也就是讲究以笔法形态的千变万化和运笔来龙去脉的起承转合去状物抒情。如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以王墨、李灵省、张志和“盖前古未之有”的泼墨逸格画为“非画之本法”,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否认“吹云”、“弹雪”、“泼墨”等画法,说到“有好手画人,自言能画云气。余谓日:‘古人画云为臻妙,若能沾湿绡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此得天理,虽日妙解,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不堪效仿。’”即运用非笔绘肌理制作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

非笔绘肌理在传统绘画中的运用较早,五代时期南唐的赵干就创造了肌理制作方法“弹雪法”,并有作品流传下来。但由于上述原因,至今我国史书记载和作品流传的有关肌理制作的资料相当之少,下面就现存的一些史书资料记载及流传下来的作品探讨肌理在古代绘画中的运用。

古代绘画中有关肌理制作的资料记载主要有弹雪法、墨池法、吹云法、泼墨法、败墙张素法等。

(一)弹雪法

弹雪法即用工具(竹弓、牙刷、喷壶或喷枪等)将调好的白粉根据需要或弹或喷在画面上。历史上运用弹雪法创作的作品记载主要有《江行初雪图》和《岱宗密雪图》。

据传弹雪法由五代十国中南唐的赵干始创的。《江行初雪图》是赵干仅有的传世作品,全卷描写长江沿岸渔村初雪情景:天色清寒、芦苇树林、江岸小桥、雪花飞舞、寒风萧瑟、江水微波……图中树石的笔法老辣,水纹用笔道劲流利,天空用白粉弹作小雪,表现出雪花的轻盈飞舞,意趣盎然。

关于《岱宗密雪图》,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陈经历汝言》记载:“王蒙知泰安州,厅事后有楼,面泰山。王蒙张绢素于壁,兴至捉笔,三年而图成。陈汝言自济南往访,方看画,雪大作,欲改雪景,而难于设色。汝言沉思良久,曰:‘得之矣!’为小弓,夹粉笔,张满弹之,俨如飞舞。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题日《岱宗密雪图》。”

(二)墨池法

墨池法即现在的水拓法,古称“墨池法”。

现存最早记载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范阳山人于厅上掘地为池,方丈余,深尺余,泥以麻灰,日汲水满之,候水不耗,其丹青墨砚,先后笔叩齿良久,乃纵笔水上就视,但见水色浑浑耳。经二日揭以绢四幅,食顷,举出观之,古松怪石、人物花木无不备也。”

这种技法到了今天,出现了试用中国画水墨传统结合西方绘画的光色变化,以纸拓、布拓、水拓等技术,翻印出各种不同的线条或色块,视其形迹,循其自然,加以笔饰和彩墨渲染,从而呈现出毛笔难能达到的某种特殊艺术效果。

(三)吹云法

传统画云的方法之中,除了勾、染等常见的笔绘画法之外,还有一种非笔绘的方法,使用的人很少,并且已经没有作品流传下来,但画史上有记载,就是所谓的“吹云”之法。运用得当,确实可以创造出“空朦瑗瑷,蓬勃无际”,自然流动而又变化莫测的情境。

清方熏在其《山静居画论》中有这样一段话:“画云人皆知烘熳为之,勾勒为之,粉渲为之而已。古人有不着笔处,如见空漾Γ蓬勃无际之为妙也。张彦远以谓画云未得臻妙,若能沾湿绢素,点缀轻粉,从口吹之,谓之吹云。”

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吹云法”是在矾过的熟绢上吹白粉,即把调成的粉水滴积在画云的部位上,用口轻轻吹成云的形状。

(四)泼墨法

泼墨法是一种至今广泛流行的绘画技法。在中国画史上,泼墨法始创于唐代的王洽。王洽为求“非画史之笔墨所能到”的水漳墨染的笔墨肌理效果而“以墨泼图幛之上,乃因似其形象,或为山、或为石、或为林、或为泉者,自然天成,倏若造化”(宋・《宣和画谱》)。关于王洽的“泼墨法”,《唐朝名画录》中记载:“以墨泼纸素,脚蹴手抹,随其形状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伸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唐代张彦远认为:“泼”不能过甚,有“吹云泼墨”之说。明代李日华《竹懒画媵》中记载“泼墨者用墨微妙,不见笔迹,如泼出耳。”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记载:“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泼翠、泼绿即“泼彩法”。清代金冬心画的某些小品画就应用了泼彩法。后来,张大干将泼彩法更加充分地应用到他的绘画作品中,他的成就影响了许多人,使泼彩法推广开来了。

(五)败墙张素法

败墙张素法由北宋画家、教育家宋迪始创。败墙张素是指壁痕如画,引人“迁想妙得”。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仁宗天圣(公元1023―1031)年间宋迪见到图画院的祗候陈用之的画后说:“汝画甚工,但少天趣。”陈用之听后深服其言,并告之他总是因担心自己的山水画不及古人而忧郁,并求教宋迪。宋迪说“此不难耳。汝当张(挂)索(素者即半透明的绢)于败墙(土质版筑的断墙),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索见败墙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神领意造,恍然有人禽草木飞动,则随意命笔,自然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陈用之依此法而行,自此画格日进。他创文人画“神领意会,自然天成”的新境界,为后世论画者所称道。

除了以上所列的肌理制作方法之外,古人也还用过许多其它的技法。如:宋代的米芾为了愿望中的“天趣”,而采用了毛笔之外的东西作画。画论中有这样的描述:“米南宫多游江湖,每卜居必择山水明秀,松柏茂郁处。其初不能作画,以目所见,日渐摹仿之,遂得天趣。其作墨戏,不专用笔,或以纸筋、或以蔗滓、或以莲房梗,皆可为画。”这是为了理想的画面效果而脱开毛笔的限制、刻意运用其他工具去创造新的“肌理”语言的举措,是改变工具的方式。

元末杰出的画家王冕以画梅享有盛名,明代的很多画家都受到他的沾溉。据说刘世儒少时于故乡石壁之上曾见王冕所作的梅花,至此深思力学。又多方试验,其中一种方法为:矾绢时,先将油纸之碎片撒于绢上,然后用笔。画完后再去掉油纸,看上去好似雪片纷飞与所画之花争胜。谢时臣称之为“神品”。 不论是米芾的“不专用笔”还是王冕的撒油纸碎片等,部是为了追求画面的肌理效果。这表明寻找非笔绘的途径做肌理效果在古代早已开始,只是因为不太多见而被人忽略罢了。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上一篇:突破声腔界限立足人物形象 下一篇:大提琴的持琴及左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