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初探

时间:2022-09-06 07:47:32

中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初探

摘要: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对学习的方式、途径、方法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传统"以讲代学,以问代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教学模式亟待改进,必须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到课堂,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当前教育过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 教师 学习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指标,为改变传统“以讲代学,以问代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教学模式,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到课堂,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课改的主旨和方向。作为一个即将踏上中学数学教学岗位的青年,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应多思考通过改进学生方法来提升学习能力和成绩,文章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

首先,要慎“讲”。那又如何“讲”呢?首要的是吃透教材和学生,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怎么讲”这三个问题。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想凭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是课前激疑。上课伊始,通过教师的作用,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如背景介绍式、故事引路式、悬念式、趣味实验式等等行之有效的课前激趣方法,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同时加以改造。二是课中持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自始自终兴趣盎然。三是课尾延趣。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

其三,要训练学生的思维。一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究和主动发现,从而产生新的领悟,得出相应的结论。二是培养学生能动的思维能力。思维的运动性,可以探明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构成对客观事物的“立体式”的认识,“解剖式”的认识,使思维能够朝着前向、逆向、纵向、横向几个方面运动,在此基础上升华为飞跃性。三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即要求思维的多向性,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着想,善于根据不同的角度转向,从而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设想。

二、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首先,协调教法与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矛盾统一体。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既要研究自己“如何教”,又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因此,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做到“目中有人”,在此基础上,确定课堂教学方法,使教法与学法协调同步,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其次,加强指导与训练。教师可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特别注意做好示范,与学生一起学习,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掌握方法,同时教师注意学习方法的训练,促使学生动脑,学会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动口,提高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动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动眼,提高观察能力。

再次,注意反馈与矫正。教师要随时收集学生学习信息,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方法情况,奖优罚劣,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总之,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强化动态教学

第一,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可以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就保证了每个人都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问,在参与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教学的本质是思考”,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培养学生在小组内主动参与的勇气,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二,选择合适的交流对象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问题不太复杂,这样的问题,可通过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的一般加工方法和策略解决,但有的问题复、杂 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如观察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会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则运用一般的方法难以奏效,这就需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第三,加强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要等待,不要干其他事情,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教师不应该担心学生讨论会提出很多问题,怕“放”了又不能“收”,而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可教给学生归纳、演绎、类比、推理、创想等方法,从而完成知识的形成和再现。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活泼、多样,教师可以尝试把一个小组的意见设为靶子,或设正方、反方,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深刻,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出现合作学习中的“冷场现象”,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其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反思思维过程中的问题,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策略,让他们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同时,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抗挫能力,引导学主在不断的争论与反思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和量。

最后,适时适度的激励课堂氛围。你会时不时听到“啪、啪、啪”鼓掌声。有时一节课下来,几乎人人都得了小红花或其他小礼品 ,有的有几份,甚至十几份。刚开始,觉得很新鲜;时间长了,令人生厌。看看学生,被表扬者,无动于衷,有时觉得表扬来得太容易,有时感到莫名其妙;赞美的同学有口无心,鼓掌也随心所欲。得到的小奖品不珍惜随处乱扔。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小奖品,让学生自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有效方法。是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遗憾地看到有的对学生一味地盲目肯定,不严格要求,姑息迁就,甚至回避缺点、回避问题,使学生形成不恰当的自我评价。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只表扬不批评,其结果只能与棍棒教育殊途同归。那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激励?我认为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励,而要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学生进步,克服一切困难前进,不断地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上下功夫。一是激励要适时。二是激励要适度。“人的心灵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是人的本质所在。凡是人都要凭着其心灵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人。”我想,如果教师的每一次激励都能够促动学生心灵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总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自学为基础,思维为核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这几个基本观点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让学生把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索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艳红.适应课改要求的中学生学习方法研究,青年教师,2006年11期.

[2]刘智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浅谈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3]吴树立.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科教文汇,2009年21期.

[4]徐丽萍.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3期.

上一篇:浅谈兴农中学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 下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经验与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