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学习:为教育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时间:2022-09-05 11:39:39

行动学习:为教育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日前,长沙市天心区教育系统启动了“行动学习工程”,针对该区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和现实性的重点课题,开展为期一年的行动学习。“行动学习工程”作为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学习和工作方法在教育行业如何应用?将给教育和教师带来一些什么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局长谢巍。

记者:行动学习的理念作为一种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与工作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中国以来,在一些地区政府部门和企业中应用得比较多,您曾有过9年基层从教经历,又在党政部门供职11年,现在再次回到教育系统,您觉得这种理念能给教育带来一些什么变化?

谢巍:行动学习的核心理念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团队持续不断的质疑、反思、总结与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发展。这种方式恰恰与当前教育凸显的问题形成有效对接。

当下,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时代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开放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我们有的老师在一个学校一个岗位从教十几二十年,同样的教材要教五六次,这很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习惯用经验去教学,而忽视了自身知识的更新。

因此,实施“行动学习工程”,就是要给全区教师打造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平台,这不仅仅要改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让每个教师在“干中学,学中干”,成长为开放型的教师,为天心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天心区现有38所学校,1500余名在职教师,还有教育局管理层面的人,“学习行动工程”以什么为载体,把全区教育系统各个层面的人都凝聚在一起?

谢巍:课题。我们以课题为抓手,让每所学校、每个教师和每个教育系统的人都参与进来。目前,区教育局已经确定了21个课题,成立了21个行动学习小组,但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还有更多的课题成立,更多的行动学习小组组成。

记者:关于教育的问题,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有教育决策层面的,有学校发展层面的,也有单个教育教学层面的,天心区在“行动学习工程”中,是如何确立课题的?有何针对性?

谢巍:针对不同的教育群体,我们把课题分成了教育局、学校、学科和教师四个层次。其中教育局课题以教育发展规划为行动学习方向,目前确定了21个分课题。区教育局行动学习领导小组的每个成员均牵头负责1~2个分课题的组织实施,在分课题确定的行动学习框架内,立足当前天心教育的实际,面向整个教育系统,自主组建行动学习小组,自主选择行动学习的重点内容,自主研究确定行动学习的方案和计划,创造性地开展行动学习活动。

学校课题则由各中小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围绕学校的民主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减负与提质、学校文化、教师培养、团队建设等重点内容确定行动学习课题。我们要求,全区每个中小学校均要选择1~3个课题开展行动学习研究。同时,各行动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课题需要,再确定子课题,在各年级组、各学科组中组建行动学习小组开展行动学习。

学科课题是由各学科教研员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围绕学科课程建设,学科教师队伍培训与培养,学科教研成果的提炼、总结和推广等,分阶段、分片或分组确立本学科的行动学习课题。全区分中学和小学两个层面,每个学科组建1~3个行动学习小组。各行动学习小组可以结合课型内容特点与教师教学风格分别建立行动学习小组;也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水准,分层建立行动学习小组;还可以针对教学实际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建行动学习小组。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和教研成果的积淀、提升。

在教师层面,每位教师可立足岗位实际,重点围绕如何减负与提质,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如何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问题确立行动学习课题。以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为主体,以名师工作室、学科组、备课组、年级组、课题组等为依托,按照学校倡导、大家商定、个人发起等方式组建行动学习小组。该行动学习小组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与学校和学科课题对接,成为其子课题。行动学习小组成员可以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跨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组织。

记者:行动学习小组是如何组建的?

谢巍:每个行动学习小组为10人左右,由组长(主持人)、副组长(促进师)、联络员(陈述者)及若干组员组成,同时还要邀请相关专家或外部人员参加小组活动。其中,组长负责小组的组织指导和决策实施,副组长负责小组学习的设计和流程操作,联络员负责小组成员之间信息联络和沟通。

开放,是组建每个行动学习小组的基础,所以团队的人员只是相对固定。例如在“学校文化建设规划”课题中,里面有区教育局的副局长、有省教科院的专家,有区委宣传部的副部长,还有幼儿园的园长、学校的校长们。有了不同层面不同背景的人员加入,才会有不同的思想碰撞,也更容易跳出教育看教育,更加清醒地面对所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行动学习小组的课题研究如何开展?又是如何激发小组成员活力的?

谢巍:分四步走。第一步是调查研究。各行动学习小组围绕已确定的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找出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共性或个性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同时用“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要邀请专家进行咨询辅导,也要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

第二步是学习研讨。从研究和解决问题入手开展学习研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集中学习、自由研讨,主要解决理性认识和技术操作的问题;二是尝试实践、反思研讨,主要解决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问题,使“所学”内化为自身素养,让“所干”呈现一种新风貌。行动学习小组原则上每月应组织一次以上集中研讨活动,并做好研讨记录,做到“三定”、“三不定”。即定研讨的主题、研讨的内容、研讨的民主氛围,不定研讨的时间长短、不定研讨的固定地点和不定研讨的固定模式。

第三步是实践跟进。行动学习强调的是在学习中不断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使成员及其所担负的工作成为一种螺旋上升的发展状态。因此,行动学习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跟进问题的解决,积极研究和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行动学习小组成员可利用一起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以自由讨论的方式,积极改造原有的学习、工作和会议方式,深度探讨已确定的学习课题,促进学习与工作进一步融合,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第四步是反思提高。行动学习要遵循“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的循环往复过程,直面问题的解决,促使个人成长和职责履行呈现一种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状态。

记者:“行动学习工程”对广大老师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和传统的教师培训有什么区别?

谢巍:和传统的教师培训相比,“行动学习工程” 可以说是一种革命性创新。首先,这种方式与实践紧密结合,变传统培训中的“先学后用”为“边学边用、边用边学”,让教育教学理论围着教育教学转。例如有的老师在培训中听专家讲课觉得有些东西很有启发,也很有共鸣,但是拿到教育教学中却难以实现,而在“行动学习小组”中,老师们可以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给小组成员一起研究,大家一起进行思考,最后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到教育教学中进行验证和实施,一旦成功可以给小组其他成员甚至更多人借鉴推广,行不通就可以换一种方式,再去研究。课题自己选,问题自己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

同时,“行动学习小组”给每个教师一个开放、民主、平等、自由的平台。一个形象的比喻是,教师们就像一把把种子,我们在这里给他们提供土壤、阳光、空气、水分,让每个老师自由生长,各取所需,达到一种生态平衡。以前在跟许多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培训安排,在培训内容上教师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也很难让老师对培训产生热情,培训的效果也不见得很好,这恰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记者:我注意到,您多次提到了“开放”这个词,据我了解,目前天心区委、区政府正在整体推进“学习行动工程”,天心区教育局确立的这些课题,是如何与天心区的课题对接的?

谢巍:是的。开放是社会成熟的反映,也是一个人成熟的反映,更是一个教师成熟的反映。一个良好的教育者的心态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关怀的,是教师这种职业的职业精神内涵所在——这是从教师本身层面讲。而作为教育部门的管理者,我也一直认为,关起门来办不好教育,教育本身需要开放,要把好的理念通过教育一个孩子,来影响一个家庭,来辐射全社会。

同时,教育的发展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党委、政府研究出台一些有利于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因此我们考虑了和天心区“行动学习小组”课题的紧密对接,形成上下联动的行动学习体系。例如,“中小学校布局规划”关系到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和人民群众就近入学的重大民生问题,需要发改、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的共同参与,已经成为区级的重点课题;而“学校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和“学校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规划”,需要组织、人社、党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共同参与,分别与区级课题“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特区建设”两大课题有效对接,不但可以给区级课题提供一些新思路,还有助于课题自身的研究。

记者:“行动学习工程”的实施最终想达到什么效果?

谢巍:今年年底,我们将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评估组,对行动学习课题进行评估验收,重点评估行动学习小组的学习业绩。对优秀课题成果、优秀学习小组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每个行动学习小组的成员而言,我们将以个人在行动学习小组中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学习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对小组成员的素质、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并以此作为优秀学员的评价依据或人才选拔的参考依据。

但最后我要说的是,行动学习小组最后形成了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过程,是每个老师在小组学习中教育热情被点燃,教育生命力被激发。

相关链接:行动学习法产生于欧洲,英国瑞文斯(Reg Revans)教授是其重要创始人。在这个课程中,每个参与者所在的机构都提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他们被交换到不同于自己原有专业特长的题目下,组成学习的团队,群策群力,互相支持,分享知识与经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背靠学习团队,解决这些棘手的难题。通过实践,这种方法获得了成功,并被称为行动学习法。

上一篇:生命课堂:用生命唤醒生命 下一篇:谈谈教师在培智儿童游戏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