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正义初探

时间:2022-09-05 04:39:10

环境正义初探

摘 要: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之一,无数人对其研究赋予其新的涵义。如今,环境领域的不正义现象日益繁多,也同样需要正义的存在,这就是环境正义。人类需要环境正义的引导,在环境领域建立起公正平等的新秩序和规则,以维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通过研究环境正义的缘起与发展、理论溯源、内容与属性以及实现途径,以期能够了解环境正义真正的内涵与作用,从而加以运用并引导实践。

关键词:正义;环境正义;环境保护

一、环境正义的缘起与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之后,美国爆发了世界知名的现代民权运动。美国196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民权法,以及1965年重新修订的选举权法等,还有涉及种族问题的司法判决,对美国内部的种族公平与正义予以了确认和保障。

而从60年代起,美国又爆发了重大的现代环保运动。诸多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使人们终于对环境问题有所警醒,组织了环保大游行以及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运动,并推动了《水污染控制法》、《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有毒物质控制法》和《资源保护和回收法》等的制定、颁布或修改,揭开了运用立法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序幕。

在上述两场社会运动的孕育下,一场以有色人种为主角的新运动己经成熟——环境正义运动即将爆发。①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基督教会种族正义委员会的帮助与支持下,生活在非洲裔美国人与穷人社区的人们举行了拒绝向其居住小区倾倒、堆放、填埋有毒废物和垃圾并要求保护其居住环境的游行、示威及抗议活动。1987年,一本名为《必由之路:为环境正义而战》的小书出版,该书首次使用了“环境正义”(environmental justice)一词。普遍认为,这一新概念由此正式诞生,人们也有了一个准确的词语来称谓这场新的社会运动,环境正义一词开始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此后,经过社会调查和深入研讨,人们对于环境正义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91年10月,也是在联合基督教会种族正义委员会的资助下,首届全国有色人种环境保护领导人峰会在华盛顿召开,该会议通过了一个声明——“环境正义原则”,宣布实现环境正义应遵循的17项原则。自此,各种环境正义团体参考这些原则确定目标,强有力地推动了环境正义运动。②普遍的环境正义运动不只发生在美国,其他许多西方国家也与美国一样经历了对环境正义的要求以及确立的过程。

环境正义发展至今,已经从仅为一定范围内的正义,推广蔓延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正义,这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

二、环境正义理论溯源

理论上讲,当代环境正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一些已存的其他理论,或者可以说它是在其他理论发展成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新兴的环境正义理论。

对环境正义的理论研究,主要来源于以下理论:自由至上的正义理论、功利主义正义论和罗尔斯的社会契约论和分配正义论。在环境正义层面的这三大理论都是关于社会资源分配问题,由于罗尔斯的理论是最大限度地照顾弱势群体,因而也就成为环境正义理论的主要支撑。③

还有少数认为环境正义在本来意义上是种族正义的延伸,是其子概念。④这应该是从历史起因角度给出的解释。

现在也有将环境正义纳入到环境伦理学的部分重要内容中,确立了环境伦理学同时研究并探求的一个价值理念就是环境正义。不过,由于无法准确判断理论形成先后,故无从谈起是否理论源头的问题,且环境伦理学的内容难以完整构成环境正义理论尤其是分配正义理论的基础。但是,从诸多环境伦理学的著作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环境正义理论与环境伦理学关系密切,内容多有交叉。

三、环境正义的内容与属性

笔者认为,环境正义的内容可以主要从时空角度予以阐释。在时间上,环境正义的内容应包括代内环境正义和代际环境正义,其中代内环境正义又可以因为空间上地理位置的不同,区分为国内环境正义与国际环境正义。

与此同时,环境正义包含着的多重属性也应得到准确的理解。环境正义的属性主要应该在于价值、规范等。环境正义可以是一种价值理念与目标,属于当代正义价值必然要求的部分涵义。环境正义价值理念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同处自然环境中的公平正义,同时也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协同进化。

四、环境正义的实现途径

一般而言,环境正义的实现途径在于普遍正义的实现方式——分配正义,主要包括了公平的环境资源分配与公平的环境责任承担,以及较特定的国际法上的实现途径——国际人权法中关于保障人类环境权的部分。

环境分配正义途径与已有普遍的正义理论中分配正义的实现方式趋同,只是运作的目标领域不同而已,当然,由于环境领域的特殊性,其正义的实现更加困难,局面也更为复杂。

作为国际人权法中新型的环境权,可以大致概括为三种:一是用以实现代内平等的当代人的环境权利;二是用以实现代际平等的后代人的环境权利;三是用以实现物种之间平等的自然体环境权利,在此统称为环境权。⑤据此不难看出,环境正义的基本内容中代内环境正义与代际环境正义的内容在环境权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是否应当将自然界物种的自然体权利归入到环境权中去。其实这是生物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或环境中心主义)的观点,即将自然界所有生物都视为能够享有环境权利的平等主体,认为其他物种也具有与人类一样的享受自然环境的权利,这样才能够使人类真正做到保护自然环境以及生存其中的其他生物物种,关注并重视环境中其他物种的生存状况。但需要说明的是,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是只能以全人类作为权利主体的,若将所有生物物种纳入到环境权的权利主体中,那么作为至今为止认知自然的能力仍极为有限的人类来讲,如何才能真正保证其他生物物种权利的实现和责任的承担呢。故而,笔者以为,根据人类中心主义,且为同时强调环境保护的人类中心主义,仅有人类可作为环境权的权利主体,但是在行使环境权的同时,必须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不可侵害到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注解

① 文同爱:美国环境正义概念探析。2001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2001.11.15一17·福州)论文。

② 文同爱:美国环境正义概念探析。2001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2001.11.15一17·福州)论文。

③ 苑银和,王宾:环境正义论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12年10月(下)。

④ 文同爱:美国环境正义概念探析。2001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2001.11.15一17·福州)论文。

⑤ 苑银和,王宾:环境正义论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12年10月(下)。

参考文献:

[1][美]彼得·S·温茨:环境正义论。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2]梁剑琴:环境正义的法律表达。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3]文同爱:美国环境正义概念探析。2001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2001.11.15一17·福州)论文。

[4]苑银和,王宾:环境正义论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12年10月(下)。

[5]刘湘溶,张斌:环境正义的三重属性。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上一篇:国际原油价格波动 下一篇:顺应论视域下中文体育新闻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